阳平
摘 要:衡量电力行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指标就是配电网的线损问题,其可以对供电企业的电力管理水平作出最真实的反映。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方式是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文章通过对配电网线损主要原因和构成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找出降低线损的方式,进而充分利用電力能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达到节能环保目的。
关键词:降低;配网管理;线损;措施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是降低线损。如果电力企业要表示企业技术的应用方面、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配电网方面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电力设备运行方面均合理,就是将线损率控制于一个合理且科学的范围之内[1]。假如不能合理控制,则表明该企业配电输出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电能损耗,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过大的电能损耗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造成整个配电网处于高温状态,致使设备老化现象的加速,缩短供电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不仅对设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且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2]。本文主要从分析线损的原因和运用有效措施来探究线损对电力行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结果如下。
1 配网线损原因分析
1.1 规划因素或是配网前期建设存在不足
电网在进行前期建设中因为规划因素或是配网前期建设的不足,致使实际运行过程中供电半径被配电线路所超,导致输电距离过长,用户负荷点分散且繁多,另外,用户负荷中心和电源点相距甚远等原因,均会导致配网供电不正常。
1.2 供电设备老化陈旧现象
建设大批高能耗的供电单元和配电变压器,农网配电线路不足,老城区以及老化严重的供电设备,私拉乱接现象以及线路错综复杂,均会造成配电线路的过大损耗,加大了供电的安全隐患。
1.3 配网线路电力不平衡产生负荷
用户负荷中心距离电源点位置较远,导致三相负荷无法对称,进而致使三相负荷无法平衡,当不平衡大于20%,会增加线路的电损[3]。配电线路如果出现人为原因或是外力所致的线路故障时,不平衡会极为明显。配网供电的主要部分是变压器,其在配网供电时,会产生无功和有功功率损耗,由于配电所用变压器数量较多,其容量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电能损耗的最大比重就是变压器损耗。
1.4 配网不合理
由于所用电力元器有太多种类,其不同的功能致使无功传递和有功损耗问题的出现,无功功率不均匀分布致使配网功率因数比较低。此外,不均匀的电力负荷分布以及配网设备的不足,致使配网电压不稳,增加了配网损耗。
1.5 供电量、负荷电流及线损率三者关系密切
在供电量较少时,其固定损耗比可变损耗要高,因而出现最高线损率;供电量到达一定数值,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相等,可出现最小线损率;供电量增加过度,固定损耗小于可变损耗时,线损率与供电量成正比。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英德供电局供电所供电量变化与线损率的变化如表1所示。
1.6 管理上的损耗
不规范的配网电量统计工作会致使供电量减少,增加了线损;目前部分用户有窃电行为,也是致使线损的因素。
2 配网线损降低的方法
2.1 科学规划配电
为使配网管理水平获得提升,应建立配网提升工作小组,评估经济运行,将配网设备予以优化,科学配网,使配电能力获得最大化,从而使配网损耗降低。用新型配网变压器替换老旧配网变压器、以此降低线路损耗。电源点实施合理地布置,将高耗能供电设备进行淘汰,科学配网,配置原则依据布点密、半径小、容量小、接近负荷中心的原则实施。对农村的电网不足地区予以改进,将重载、超载或脖子线路予以排查,对其进行增容改造,整治供电薄弱环节,对配网予以合理的改造建设。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各项电路改造,如市区主干道、单灯管控系统和城乡公路等方面,来降低线损。条件允许可进行配网自动化的改造,将负荷、电流、电压等配网线路信息予以采集,将自动重合闸装置安置于线路负荷开关处,这样可以实现故障点范围的确定,进而可以分段停电,使得抢修迅速实行。对配网施工加强管理,施工方案予以优化,提升配网线路的放线水平,达到无损放线的目的,使施工环节的供电损耗得到降低。
2.2 对于负荷进行分析预测
依据配网用户的负荷变化数据,绘制负荷曲线图,进行提前布局,配制容量合适的变压器,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分析,使负荷增减所导致的损耗减少,使配网供电的经济性得到提升。依据规划时的资料和当下经济情况预测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对各行业的用电量、用电规律、生产特性和用电比例进行分析,提供可用的依据为配网运行管理所用。对水泥/炼钢等大型企业与生活用电进行错峰用电负荷,将方案细化,做到负荷分配明确,让各企业部门自主管理,谁超限谁负责,对用电组织机构予以健全,对较大的用电单位加强指标管理,使配网线损的管理有序进行。
2.3 不停电检修配网
将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进行合理的安排,将抢修管理予以落实,使配网故障抢修规范获得完善,实行配网带电作业,将其资源予以合理的配置,使带电作业效益最大化,有效地减少和缩短配电线路的停电次数和时间,使线损降至最低。对线路予以严格的巡视,消除安全隐患,对线路走廊上出现的障碍物及时予以清理,对管辖区域内的对线路运行有影响的树木枝干,应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予以修剪,清除线路上的鸟巢等,使线路损耗获得减少。
2.4 加强用电安全普及,做好反窃电工作
对违章用电应加大检查,采用警方和电力企业合作的模式,将电力法律、法规对配网用户进行宣传。为阻截违法用电行为,应装设负控装置。用电普查活动应经常进行,以此减少电能损耗。及时查处违章用电、窃电行为,应用警电联动方案,对用电漏洞予以及时发现,提升破案率,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严厉打击,使用电秩序和安全得以维护。
2.5 与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创建线损管理小组
由生产领导担任组长,安监、计量、营销、调控、生技等部门对生产领导负责,配网线损管理由专人负责。和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用电方案,对政策层面上的配网线路固有损耗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
2.6 加强对线损的管理
安装集抄系统,增强线损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线损数据予以科学预测,使配网线损得以降低。开展智能集抄工作,领导参与进来,创建项目部,安装和维护居民用电信息载波采集器,实现电信息采集的高效化、自动化、实时化和客观化,使抄表工作实现全面自动化。配网线损计算准确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提升用电用户信息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早发现、早处理电量的异常状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科学、合理的配网管理措施,可以很好地提升电力能量的使用率,使线损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有效的降低。掌握好设备和电网的运行情况可以很好地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综合、精确地分析配电网的线损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解决,能极大地降低配电网线损,使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和用电质量更高,此外对配网线损管理工作水平进行提升,可以降低整体的配网损耗。
[参考文献]
[1]杨婧,辛明勇,欧家祥,等.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线损定位与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测试,2019(7):19-24.
[2]辛卫东,陈宁,杨凤文,等.基于XML技术的配电网节能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7(4):106-109.
[3]汤永联.大数据下的配网设计的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8(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