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资源开发区沙地林业产业发展及建设模式探讨

2019-10-21 11:47郑阳冯磊
科学大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林业产业建设模式沙地

郑阳 冯磊

摘   要:对于发展陕北的沙地林业产业以及建设的模式,需要积极研究和讨论,这样做是为了提供重要依据给中国沙地林业的生态恢复工作。林业技术人员积极翻阅各种资料,并且进行实地考察,对于沙地林业产业,要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解决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正确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保护沙地林业。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资源开发区;沙地;林业产业;建设模式

1    对林业资源进行分析

1.1  林业资源的现状

目前,发展我国林业产业每年可以解决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这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分析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农民的年收入一半以上都来源于林业。就我国现状来看,与国外的林业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的。当然,我国林业也有着不一样的优点和缺点,毕竟,发展林业是优点和缺点共同存在的模式。所以说,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地将林业的优点挖掘发挥,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建设林业相当看重。

1.2  我国林业现存优势

目前在发展林業的过程中,森林的面积正在一年年扩大增加,这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趋势,林业的产品量也在随之不断地加剧增长,也逐渐地增加了林业的生长总量,导致逐渐大过于消耗的总量,这使林业的资源慢慢走出了低谷期,逐渐增长了林业的资源以及经济效益。

中国作为森林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最重要的是林产品的消费,是所有的消费中最明显的。而且我国的林业种类相当丰富,不仅有着形式多样、实用、美观的林业产品,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产品。

2    构想沙地林业

充分利用发展沙地林业产业,其能源资源丰富,有着不小潜力去发展旅游业,只不过基础设施太过于落后,农活方式不先进,畜牧业和草业应该着重加强管理。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的中国沙地林业,已经备受重视。因此,更应该将研究沙地林业作为基础,用各种理论知识去探索更大规模的实践,提出更多与之相关的发展想法。沙地林业有着相当多的丰富自然资源,这也是一种优势,可以因此构建不同种类的产业模式。大规模支持发展有特色的木类进行精心培育。

曾经的防治泥沙工程有着很大成绩,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将其附加价值努力提高,才能够不断增强。可积极提升发展目前沙地林业的优势,获取更多的收益。

通过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积极的运作市场化企业,才能够突出目前的状态。所以,要从别人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得到启示和感悟,从而积极更新改造,这样才能够将林木业资源发展壮大,成为有特色的沙地林业。可以对现有土地进行思考,种植一些可以促进林业资源。

有着丰富生物资源的陕北,需要有着创新意识的企业下功夫,可运用知识,以现有的植物资源进行创新,生产其他特色的林地农副产品。

3    陕北资源开发区沙地林业产业模式

积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这是目前为止主要发展农业的途径,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集群政策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首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计算出目前陕西农业产业的集群集中度,再对陕西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从不同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将不明显的农业集群集中起来,另外,再依据生命周期,制定几个不同的政策,比如有关于扶贫的政策、规划的政策、加以促进的政策,从而更进一步地分析陕西的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内容,再根据一些关于农业产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集群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做出与农业集群政策有关的评价体系,运用更多的指标指数对政策绩效作出分析,并且综合性地评价陕西农业政策的效果,从而得出有效结论:陕西省从整体上来看,整个种植业有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集中度,而且地域位置是有着很明显的优势的,只不过,某些行业的集中度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牧业、林业、渔业。其中,最高的集群程度就是种植业,其次是陕北地区,而最低的集群程度是陕南地区。不过,陕南的林业集群程度是这里面排名最高的,不那么明显的林业集群是陕北。在全国的林业、牧业、渔业的排名当中,最低的就是陕西,所以,扶持陕西的农业至关重要,而对于集群度相对偏高的,政府的政策更应该朝这些领域倾斜,将陕西的优势龙头产业集群当作重点来培养发展。经济绩效会因此而产生出来,更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效益,并且也在减弱对农业的发展作用。地方上的政府部门应该做一些积极的工作,从各个方面去加强支持地方政策,如交流方面、技术方面等,也要提出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意见,目的也是促进陕西的各方面政策实行。

4    结语

我国能源方面最重要的基地就是陕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区,这个位置有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情况相当严重,造成了土地荒漠化,常年处于少雨状态,一直干旱枯燥,风沙大,水土流失速度也日益加剧,整个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环境十分恶劣。陕北地区也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要格外注重对整个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做好建设工作。伴随着开采各种天然矿产资源任务的开始,我国从20世纪就已经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工程建设,也先后开展了多种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实际行动,也对沙漠类型进行了多种分类。其实植物能够产生出的生物量是相当高的,只不过要想形成更高、更好的绿洲,植被必须要有一定的覆盖力度,这样才能将沙漠往好的方向引导。通过各种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将光能的利用率充分提升,目的是让陕北地区的沙地林业可以承担两份责任,一边加强林业经济的发展,另一边可以发展起矿业的建设,在这些基础上,积极寻找并发展其他各个产业。从各个方面做起,加强力度,防止土地沙漠化,做到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郑度.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退化与生态建设问题[J].自然杂志,2007(1):7-11.

[2]卢宗凡,谢永生,王继军.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3(4):55-57,120.

[3]耿玉,刘婕.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05(3):32-35.

[4]朝伦巴根,李荣禧,刘廷玺,等.科尔沁沙地腹部生态环境建设模式与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2):25-28.

猜你喜欢
林业产业建设模式沙地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沙地文化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考量
沙地迷宫
风滚草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