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
【摘 要】目的:分析烧伤出院患者功能康复中采用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个性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院康复期间感染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训练应用在烧伤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治疗的有效性,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康复训练;功能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65-02
虽然人们的安全意识一直在增强,但是各种突外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仍旧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烧伤便是其中之一。对于烧伤的治疗,应当坚持全过程、持续化的治疗理念,并且注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种康复训练既要体现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又要体现在出院后的恢复性治疗中,以最快的速度促进患者的健康[1]。个性化康复训练针对出院后的烧伤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最为优质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本研究对个体化康复训练对烧伤出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3±1.2)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6±1.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感染预防、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训练,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处理好护患关系,加强心理护理、创面及皮肤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指导等。(1)病情评估,出院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次评估,并在出院后的每半个月进行以此上门随访,及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适当地调整,提升护理干预的科学性。(2)心理护理:烧伤后,患者的外观形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给予患者沉重的心理打击,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指导,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打开患者的心扉,让患者吐露心声,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3)创面及皮肤护理:对于会阴部、臀部、面部等烧伤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持温度和创面干燥,减少感染情况发生;对于躯干、肢体等烧伤部位对创面采用吸水性材料包扎,无菌操作,并及时更换,并保证创面的血液循环。(4)康复训练:首先,预防瘢痕。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关节屈伸,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全身关节,并逐渐增加训练量。其次,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肢体功能要求指导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关节部位的训练由大关节开始到小关节,行患肢良肢摆放位。最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洗漱、家务等,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比较患者的感染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GQOLI-74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感染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在感染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烧伤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长,治疗的恢复速度比较慢,后期容易出现瘢痕增生以及关节痉挛等并发症,并且烧伤患者在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来自医生或者护理人员的干预之外,患者自身的自律与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2]。
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非常普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针对性、系统性以及个性化方面比较缺乏,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得不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护理干预效果容易大打折扣[3]。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坚持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给予患者个性化、系统性、延续性的指导,为患者及时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在不断的康复指导过程中,护患关系会得到明显改善,使得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的进行[4]。通过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往烧伤患者出院后的不配合、不理解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确保了烧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弥补了常规护理干预的不足,丰富了出院后康复治疗的多样性,更加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5]。
综上所述,在烧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中采用个性化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易南,王冰水,朱雄翔.老年烧创伤患者早期个体化康复及辅助器具的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9):1256-1257.
[2]李琳,许乐,黄珍霞,等.基于ICF理论构建手部烧伤住院患者康復护理干预方案[J].护理学杂志,2015,30(20):104-107.
[3]马秀峰,曹建红,刘洪业.手深度烧伤50例的早期个体化处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3):218-219.
[4]黄珍霞,许乐,李琳,等.手部烧伤患者运动功能临床康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83-587.
[5]蒲晓华.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