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峻 胡晓明 胡忠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生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电力生产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电力企业某一部门的责任,也是其他参与主体的责任,例如政府、社会团体、公众等,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安全生产各监督主体应该共同合作,建立协同平台,推动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平台构建
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安全生产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电力企业应该全方位的对电力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应该与其他监督主体相互合作,建立协同平台,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主体协同平台构建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
1、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主体
电力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一些有毒物品,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发生危险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电力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电力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并明确各项生产责任,做好各项保护措施。除了电力企业以及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的主体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中,例如公众、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等,充分发挥个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建立完善的主体协同平台,加强各个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共同效应,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电力生产监督主体协同主要指的是各个监督主体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生产安全问题进行协作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指的是电力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主体之间的协同。外部监督主要指的是安全生产监督各个主体在之间的协同,例如企业与政府的协同监督,政府与公众的协同监督等。
2.如何有效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主体协同平台
2.1加强各个主体的参与
电力生产安全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职责,同时也是各个相关监督主体的职责,因此在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时需要加强各个主体的参与,从而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效果。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主体主要包含有电力企业、群众、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将这些监督主体都结合起来,建立监督主体协同平台,从而对电力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监督,提高监督效果。通过监督主体协同平台的建立,各个监督主体可以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电力生产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
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各个监督主体除了主动参与监督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各监督主体中,企业、政府、第三方以及公众占主导地位,要想有效开展电力安全监督工作需要以企业监督为主体、政府监督为核心、第三方监督为辅助、公众监督为保障,企业对企业内部的电力生产各项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要求来进行生产工作,保证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政府机构则包括各地的电力监督机构以及能源机构等,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各项支持,及时协调和解决监督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第三方监督主体则包括工会、电力行业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这些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民主监督职能,保护电力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新闻媒体结构可以对电力生产安全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公众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广大群众可以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的志愿团体,对电力生产安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采取公众举报等形式来参与监督工作,保证监督效果。
3.如何有效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责任
3.1充分发挥电力企业的监督责任
电力企业领导以及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个部门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工作电力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要领进行操作,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尽量避免出现违章违法行为。电力企业的监督部门还应该加强对电力生产工作的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应该立即进行制止,进行纠正,以免操作不当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风险。电力企业还应该针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建立科学完善的预防机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危险事故。
3.2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中,政府相关机构应该做好带头模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加强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级别之间的协调合作。一方面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协同机制,保证政府各个部门都能够依法执行监督职能,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政府部门应该对各个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引导各个监督主体进行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优势,使各个监督主体可以积极有效的进行合作,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3.3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辅助监督职能
第三方监督主体与电力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也不受政府的领导,因此在监督工作中能够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方监督主体主要包含有工会、新闻媒体以及电力行业相关协会组織等。工会代表着职工的利益,根据《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工会能够对企业中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并对企业提出改善意见。工会还可以向企业提出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环境卫生等措施,为企业职工开展电力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新闻媒体可以对电力企业中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报道、揭露和抨击,为企业施加压力,督促企业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电力企业生产安全问题进行正确报道,避免出现媒体工作人员为获取非法利益与电力企业进行物质交易的现象。
3.4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职能
电力生产安全监督中,公众也是监督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生产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公众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作为公众,应该明确自身在电力生产工作中的监督职能,按照相关的程序执行监督工作。公众可以依法获得相关的电力生产相关信息,方便公众对电力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公众还可以针对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向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问题反映,请求调查。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政府、第三方以及公众各监督主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完善的监督协同平台,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水平和监督效率,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星.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主体协同平台构建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11):15-18.
[2]马星.电力安全监督检查存在问题及有效性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