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医疗机构的人文设计探究

2019-10-21 02:03庄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6期

庄宇

摘要:康复治疗具有“慢”、“常”、“变”三大特点,同时,康复医院患者通常又普遍具有认知能力差、行动不便、心理障碍等不利因素,因此应从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功能型的景观环境、精细化的诊疗空间、经济型的工程架构等多方面科学设计,全方位展现现代康复医疗机构的人文关怀,注重医患体验,提升内部运维效率。

關键词:康复医疗机构;人文设计;人性化策略

康复医学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中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第四类医学。现代康复医学是以消除和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综合功能为主要目标,涉及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并以 “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康复医学已成为医疗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

康复治疗具有“慢”、“常”、“变”三大特点,同时,康复医院患者通常又普遍具有认知能力差、行动不便、心理障碍等不利因素,因此为康复患者提供人文环境成为了此类医疗结构的核心内容。下面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打造人文康复医院架构

北京康复医院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西下庄,为三级康复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新建部分包括医疗综合楼、工伤康复楼及配套附属用房,改造部分为1号及2号楼。总建筑面积61060㎡,日门诊量2000人次,总床位400张。

总体规划以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应对限高、道路系统、周边环境等诸多前置条件的限制。项目基地位于八大处风景区,与景区入口近百米之遥,受城市规划总体要求,主体建筑限高18米,局部20米;院区周边仅东南一侧能与市政道路毗邻;院区北侧一墙之隔为现状住宅区,需考虑日照影响;院区中央1号及2号楼为张开济先生设计的文物建筑,新建工程的布局及造型需传承历史文脉,并且不能对其产生影响。此外,建设用地中部存在两幢需保留的后勤住宅楼。

由于建筑限高使得层数受限难以竖向发展,因此需要足够的建筑密度以实现设计目标。总体规划最终选则了半集中式的架构模式,与1号楼水平对位设置门急诊医技部,与2号楼水平对位设置住院部。利用错层、叠层等设计手段,在保证流线通畅、功能紧密的前提下,实现门急诊医技部地上4层、住院部地上6层的竖向体系,提升建筑内部使用效率,并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传承建筑精神,强调中式建筑群落顺位、围合的院区序列关系,呈现趋于平衡、对称和节节攀升的总体布局。同时,通过对周边道路、出入口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完成医疗功能分步扩展的科学规划。

景观环境的可参与性能够最大限度使患者从不良状态中脱离出来,分散对其自身不适的关注力,对康复患者身心恢复有重要促进作用。结合城市绿地于院区南侧打造完备的康复型景观,设置以露台水榭、古亭回廊相结合的动态水景,以社交活动、康复锻炼为一体的园艺活动场所,赋予康复花园生机与活力。患者驻足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绿色园林之中,远眺八大处风景区的层峦叠嶂,与自然景观亲密接触的同时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康复。

二. 精益求精的细节设计实现人文康复诊疗空间

康复治疗较其它学科周期更长,患者平均需要在康复医院历经数月。因此,康复医院功能设计应时刻注重人文关怀,不仅满足使用功能需求,还应充分考虑患者在康复期间的诊疗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和私密需求,为患者提供便利、舒适的康复环境。

以患者为中心,深入分析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人群的行为模式,实现室内外、全方位、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挂号、收费、药房等公共功能的共享模式,成为现代三级康复医院提升资源效率的有益尝试。针对康复医院门、急诊量有限,住院患者数量大且周期长的特点设置公共服务功能。将门、急诊药房及挂号合并设置,并设置双向窗口;首层北侧独立设置住院部手续办理及药房功能,与护理单元联系紧密。通过上述措施,在保证功能分区互不干扰的同时,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往返奔波。

由于康复患者多呈现肢体残疾、行动缓慢、协调功能紊乱的状态,因此拐杖、轮椅、平车等辅助设施使用频繁。本工程取消了现代综合医院中常用的自动扶梯,取而代之采取分散布置无障碍电梯组的交通组织模式便于患者使用。此外,广泛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也是本案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医疗街周边还是门诊、医技科室内部,成组设置的无性别无障碍卫生间均可灵活使用,提升使用效率。

护理单元采用浅进深、单廊式布局,南北通透,环境品质上佳。南侧病房均为二人间,北侧设置少量三人间,所有病房均设置无障碍卫生间,配套设置对讲系统、紧急呼叫系统、视频监护、无线网络等信息化设施完备。患者通行的出入口均采用悬挂式推拉门,可延时自行关闭,安全可靠;低窗台有效增大了外窗面积,呈现明亮、通透的视觉效果,患者无需下床便可将室外花园美景尽收眼底,提升人性化的病房环境。每层两个护理单元中部设置一处集中康复训练室,成为工伤康复楼的有效扩展,为提供患者足不出户的训练空间。

医疗建筑的各室外出入口均采用缓坡广场,为残疾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并有效缓解了此类人群因行动不便造成的流量压力;公共通道、医疗科室及训练用房内部、护理单元通道均设置双层助力扶手,各类年龄患者提供全方位无障碍保障。门诊医技部、住院部各设置一部主楼梯,并根据人体工学模型适当调整梯步高宽,设置两侧带盲文标识扶手,成为供患者参与ADL训练的公共辅助设施,增进彼此交流,促进其重塑信心,早日回归日常社交生活。

三、经济型、可持续设计原则构筑人文康复医疗工程

由于需频繁搀扶患者、协助患者进行各类机能恢复及康复训练,现代康复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精神、体力上的支出,因此工作环境的人文设计对提升工作体验、工作效率颇具意义。

护理单元尝试共享医护工作区的布局模式,提供高效、有序的现代康复管理崭新思路。根据康复患者住院周期久、病情平稳、突发症状少、以护工护理为主的特点,本工程率先研发针对康复医院护理单元的布局模式。在维持原有医护人员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分级配比,对同层两个护理单元进行统一管理,打破了传统综合医院的运行模式,节约医护用房的建筑面积、缩短护理流线,从而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本项目通过对停车、住院、诊疗用房的空间企划研究,以性能化柱网体系引领医疗工艺流程设计,灵活匹配不同功能需求,最大程度节约建筑面积。如病房进深方向以3个6.6m的柱网,实现病房满足无障碍使用标准的同时,并完全适应地下空间汽车泊位及行车道的使用需求,避免空间浪费,有效减少土方开挖量。

建筑建材的选择也充分结合了康复医疗流程特点及患者的行为模式。护理单元通道墙面采用喷涂钢板替代树脂板,解决防撞、抗菌、受潮变形等传统问题;屋顶遮阳格栅等装饰构件采用仿木色喷涂钢替代防腐木材体系,在保证建筑外观效果、延长耐久性的同时降低了患者进出屋顶花园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推进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转至下级医疗机构及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慢性病医疗机构,显著增加慢性病医疗机构提供康复、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疗资源。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资源目前仍处于整体总量不足、亟待发展壮大的阶段;全国范围内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水平差距显著;同时,不同级别的康复机构医疗服务范围及整体治疗环境反差巨大,上述原因都促使针对康复治疗患者的人文关怀急需提升。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医疗建筑设计师持之以恒的探索钻研,时刻以明锐的观察力,饱满的创新热情,既往开来、推陈出新,携手为全面开启中国康复医疗事业的宏伟蓝图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发【2016】77号

[2] 《医疗建筑与城市空间》,龙灏,2011年6月

[3] 《康复医疗区空间设计技巧》罗小霞,其德男

(作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