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民
摘 要:我国戏曲表演类型多样、历史悠久,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广泛吸收了民歌、民谣、说唱等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在现代音乐的基础上保持了独有的特色,将戏曲表演技巧应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本国戏曲事业的成长,还能够不断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层次,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戏曲表演;民族声乐;教学
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讨现如今,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了几百年,有着丰富的前人经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若将戏曲元素充分融入,我国民族音乐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从另一方面来看,现阶段,我国传统戏曲事业出现了不断下滑之势,发展并不乐观。受到信息化社会的冲击,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消失之中。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引入戏曲唱腔元素,可以不断地振兴、承续我国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本国戏曲事业的成长,让我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发扬传承。
一、民族声乐的标准及特征
民族声乐根据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文化也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走向世界,同时外来文化也进入中国。此时,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存在的特点就是结合中西方歌曲的唱法,越来越向国际方面发展,吸收了西方歌曲的唱腔,以及说唱等方式,是民族声乐让更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和得知。然而在未进行中西融合之前,我国的民族声乐让处于传统发展阶段,此时就是流传在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人民,在街头小道,人人都会传唱的民间故事。然而当下的民族声乐却是结合了中西文化特点的民族声乐,不再是街头人人传唱的歌曲,而是可以放到歌唱界,令人学习的一种音乐形式。
严格意义上说,在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中,对演唱者的评价标准和演唱要求就是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它是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不断追求的艺术方向和最终目标。“字正”指在声乐演唱中离不开字的使用,可以说无字不歌。字清、字准是表现作品内容与风格的重要方法。“腔圆”是指演唱中发声通道的建立,演唱状态的松弛。因此要在打开通道建立“腔圆”的基础上,说清字头,唱好韵母,做到声中有字,字中有声。
二、戏曲表演对民族声乐的作用及影响
(一)戏曲表演的概念
戏曲表演就是在上个世纪或之前,大多数人民利用中国本土乐器,鼓、锣、二胡等等,通过不同结构的配合,然后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作词,夹带个人感情的传唱,然后配合舞台动作最大程度的表达出戏曲人物的性格特征。我国戏曲类型多样、历史悠久,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广泛吸收了民歌、民谣、说唱等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在现代音乐的基础上保持了独有的特色,戏曲在其发展传承中借鉴多方经验,让传统戏曲艺术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的相关性
从诞生、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中,民族声乐自始至终受到传统戏曲的深刻影响。对于民族声乐而言,传统戏曲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作为艺术表达形式,二者在声音的发音和练习方面也大同小异,主要还是利用科学的发音方式,都认为气出丹田强调演唱或表演中气息调理的重要性。
戏曲是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要的催化剂,把戏曲的唱腔、发生规律等艺术价值提炼出来,运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去,不仅学生的个人音乐水平有所提升,更是增加了一条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在近百年的成长中,民族声乐虽借鉴了西方声乐的发音理论,但为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命脉,紧扣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借鉴传统戏曲唱法的学习要领。
三、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音吐字及表达技巧的应用
在声乐发声方式的学习和训练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咬字、吐字。“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声乐中重要的审美判断标准,这一理论是根据传统的戏曲发展而来的。在传统戏曲演唱中要求吐字清晰,声腔圆润。有这么一句歌诀说道:“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戏曲中的发音位置不同于美声唱法的后位发音,戏曲的发音是高位置,而且多是普通话,唱词均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戏曲的发音方法,将曲子中每个字精确清楚地念出来,而且还要充满感情请色彩,做到自然流畅,唱念结合,达到咬字清晰的效果,生动活泼的展示一首歌所表达的精神。
(二)语调、情景、共鸣、气息等技巧的应用
一直以来,气息与共鸣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受到高度重视。一直以来的声乐教学或研究中,对于腹式呼吸、胸部呼吸以及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多有争议。在民族声乐呼吸训练中,也应借鉴和运用戏曲艺术中值得学习的呼吸训练。所谓“长歌者必先调其气”。戏曲表演中,要求表演者使用丹田之气,这样做可以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有底气,保证气息的稳定性,让声音铿锵有力,平和敦厚。此外,戏曲表演还对气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歌声极富穿透力,而且需要做到真假声之间的灵活转换。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声乐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學生,按照戏曲表演中的吐字、咬字技巧,用正确的方式发音,提高肺活量,并且保持正确的发音姿势反复练习,让学生形成一种练习习惯,对以后的文艺表演奠定基础。
(三)舞台与现场表演技巧的应用—“声情并茂”的表达技巧
戏曲表演技巧除了日常练习中发声练习和吐字练习,就是上台表演,将所学和所练都展现出来,看到学习成果。唱与演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声音与形体是始终相伴左右的[5]。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声”这一方面,在表演民族声乐的过程中,表演者若不注入足够的真情实感,在观众看来,表演无法打动观众,并未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仅仅是一种作秀行为。表演甫一开始,观众就感觉到一种虚伪性,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其中。在开展民族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表演形式以及声音技巧之外,也可以引入戏曲表演的精髓,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地表演,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吸引听众的耳朵,打动听众的内心。通过自己演绎的场景,让听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四、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戏曲在五千年不断发展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成熟且稳定的唱腔,如果能将其运用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为演唱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吐字、发音技巧,还能够不断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层次,丰富声乐表达情感,进而凸显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改立.20世纪以来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研究.
[2]危瑛.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6,(0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