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代面临着不断的更新和变化。城镇城市建设工程的大规模进行也带动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电力工程的施工速度也要不断加进。但是,电力工程施工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本文针对现如今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从过去的电网建设到如今的电网改造,电力工程市场具有经久不衰的发展状况。也是随着电网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相应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就会被忽视。一切行动以安全为主的前提应受到各个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电力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每个施工单位的工作重心。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此对工程实施有制约的消极影响。
1 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电力施工工程来说,随时可能出现如:漏电、触电等的安全问题。在施工项目中必须有专有的并且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和领导的工作。而目前来说,在很多工程项目中人员分配角色不明确,或者有明确的角色分配和责任担当而其管理工作却落实不到位。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及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项工作的质量好坏,并且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也与之密切相关。
1.2 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
在进行工程施工工作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等工作是必不可少,并且不仅要安排培训还要达到培训的效果。对于长期从事电力工程施工的人员来说,施工工作轻车熟路,但往往是过于自信更容易导致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从而发生安全事故。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一方面是工程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而引起。不论是多么熟练经验多么丰富的员工,对其都要进行严格并且正确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安全问题都不能大意。
1.3 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1)管理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保障施工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管理制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虽然一项电力工程的工期只有一年半载甚至短短几个月,其施工人员的组成也可能是来源复杂,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不少建设施工企业不以为意,只重视整个施工速度完全忽视了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管理人员的工作缺失到整个施工队伍的制度涣散,无一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2)责任落实的不到位也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施工现场包括诸多需要分层管理,与安全相关的因素、责任的归属直接关系到大家对安全问题的重视问题,也和发生安全问题后找到直接负责人有关。责任落实不到位,各个施工人员不清楚自己的指责将对整个管理工作造成负担。根据电力工程施工具有的如施工技术复杂、作业多、涉及面广、危险系数大等的特点,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
2 管控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措施
2.1 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一方面是人员工作的管理。进行一项工程建设,首先要选拔适合各个层次工作的施工人员,并且控制施工人员的工作动态。保证员工在进入现场施工场地进行工作前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电力工程企业的选拔基础不仅要人员具备基础的技能操作能力,还要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不能敷衍待之;另一方面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重于泰山”是任何施工建设场地都具有的标语,其出现的普遍性更强调了安全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保障电力工程质量还包括加强并保证参与人员的安全。例如:确保使用设备的安全性、定期维护所用的设备和器械、及时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管理层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人员,管理者的举止和其所下达的命令都对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管理者本身要具有过硬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选拔的管理人员也要使大众心服口服愿听从安排。管理者自身要熟知相关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般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培训和实践活动。另外,电力工程的涉及面广且内容复杂,不同的电力施工内容就需要相应的安全防范技能,尤其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来说,要对所有涉及的工程内容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并且掌握详细的安全应对技能。管理者本身就有分与普通施工人员,对其有严格的考量是非常必需的。
2.3 培养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相对来说,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没有管理者那样的严格和具体。但是两者都要有系统而全面的安全应对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安全应对行为。施工人员的组成较为杂乱,虽然都是经过筛选,但其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水准都不同,工作经验的差别也是对面临安全问题所具有的反应的差别。所以,进行统一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基本素质提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4 推行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
对于事不关己的安全管理现状,提出的对策就是将责任落实到人甚至是责任连带制。将有关电力施工现场的设备仪器和其它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分配到人。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达到一定的效果,还能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整个工程设施更加有责任感。此点措施的提出也是利用了人心理的特点,本来大家各司其职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就会表现出对除自己以外的事物冷漠的态度,只有与自己利益相关联才能足以打起精气神把工作做到饱满。利用人最真实的心理特征做出的措施相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5 明确安全施工及防护的标准
使所有现场施工相关人员都明确所进行的施工活动的安全施工标准,在已知的标准下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有了安全的限制。利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强制性让现场所有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及施工防护用品都在统一的标准下共存。此举更能让施工相关人员增强安全意识。
2.6开展电力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或设施的测评活动
此活动的进行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环境因素、潜在的安全隐患等做测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施工参与人员从实验结果来预知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简单却枯燥的说教,也包括麻烦却有效的实验活动,多样性的安全管理方式能从多方面达到预期效果。将具有不安全因素的施工地点和设备进行公布并且将其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就是一个完整的安全培训过程。
2.7 确定施工现场设备安全的标准性和施工人员行为的规范性
根据企业施工安全标准化的要求,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特点,要严格执行“设备标准化与人员行为规范化”的要求。确保所用设备仪器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危险的来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尽力达到“建设与绿色同行”的标准;施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为创造安全施工的氛围做贡献。在预防非人为安全问题的发生的同时,施工人员也要规范自己的所作所行,以免引起人為的安全问题危害到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总而言之,施工人员的行为一定得规范。
3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其施工现场的工作复杂性和危险性,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措施大多是基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而总结的,目前来说,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还比较显而易见,从施工管理措施到的完善到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到对施工人员安全技能提升和安全意识的加强等等做起,都能使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从而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也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厨卫,2017(12):57-57.
[2]滕乐天.线损精细化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6,1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