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珠鸟》为例探究如何从文字赏析视角带领学生体悟情感

2019-10-21 00:52高佳莹
速读·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珍珠鸟体悟鸟儿

高佳莹

语文课堂教学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朗读课文,而且大部分时候都会加上这样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才能读的有感情呢?或者要求再高一些,如何从文字赏析视角来体悟情感,读出课文的感情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番。

以课文《珍珠鸟》为例,此文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最终取得了小珍珠鸟的信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那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就得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儿的喜爱,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的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一、咬文嚼字,从词性的角度体悟情感

例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来,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这段话如何体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小鸟”“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小脑袋”五个直接描写珍珠鸟的词语,用到了三个“小”字,既突出了鸟儿的体型特征,同时作者对鸟儿的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另外两个词语中,“可爱的”这个形容词直接表达了自己对鸟儿的喜爱,“鲜红的”这个词语也是一个色彩明亮,让人感觉温暖的形容词,自然表达的也是正面情感了。所以,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词性特点分析,是完全可以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的。

二、分析修辞,从形象的描述中体悟情感

例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分析这段话的情感该从哪入手,当然是从直接对鸟儿描写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这一句,作者把鸟叫声比作“笛儿声”,多么形象可感。学生们可能没有听过鸟叫声,但是“笛儿”的声音一定是都听过的,那么我们就以此为基础追问:“笛儿”的声音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然会想到那清脆的,悠扬的悦耳的声音。教师再引导:作者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鸟儿的叫声,自然说明他听到鸟鸣时内心里是欢喜的,愉悦的了。再比如句子:“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教师可以引导,当我们看到这个句子后,整个头脑中就会是不是会出现“鸟儿”圆滚滚,毛茸茸的样子,甚至会想到小婴儿,大熊猫等可爱动物的样子。这样一分析,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在书写这个句子的时候所蕴含的感情了。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修辞中分析两个事物间的共同点,联系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理解作者情感的好方法。

三、关注标点符号,从语气分析中体悟情感

标点符号是能反映作者语气语调的一种直接的方式,关注标点符号,能够很好掌握作者的情感。例如:“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鸟。”“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这两个句子作者都用到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在“!”前加上“真好”“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很明显是加强了“好”“呦”“正是”等词语的感情成分,突出了喜欢,欣喜等情感,再用强调的语气读一读,感情的味道也就出来了。

当然,语文课文的朗读还可以借助音乐,插图,范读模仿等方式来带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但是,这些方式都是辅助形式,教师一定要琢磨如何教会学生从语言,文字以及标点使用的角度来分析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从而真正掌握体悟情感的技巧,感悟文字的魅力。

猜你喜欢
珍珠鸟体悟鸟儿
萌宠
珍珠鸟
懂,才能得
说谎的珍珠鸟
鸟儿排排站
解题中的数学史
嘘——谁来了
“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