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闯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电网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基础是整个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我国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本文中分析了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特点和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进而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推动我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的发展。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1电力输电线路施工的概述
输电线路施工是连接发电站和电力用户的重要纽带,其施工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日常生活。输电线路的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特殊安装工作,没有较高的安装技术要求。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专业性强、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多、涉及面极广,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施工安全管理难度。电力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就是有效保障输电线路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必须加强对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施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2电线路基础设计的类型及特点
2.1软土地基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类别差异很大。有些地区的土质为软土,在这种土质上建筑,所建的输电线路地基叫做软土地基。这种地基一般有灌注桩、扩展式和大板式三种基础。其中扩展式基础计算起来简单,不过工程对土方开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而且其占地面积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搬运材料困难的问题,使得灵活施工率明显降低;大板式基础施工方法成本较高,施工设计专业内容广,施工复杂性大,尤其是施工中出现大量软弱地基时影响施工质量,导致施工难度变大,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灌注桩基础造价较高,施工质量比较难控制。总体上软土基础模型比较复杂而且样式也比较多,然而这些模型的处理费用都比较高,而且腐蚀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2.2冻土地基
线路基础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艺和地基的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冻土地基大约占全部国土的1/5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冻土在融合及冻结的条件下,力学性质常常有所变化,与之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和地面构造亦随之出现变化。在冬季时期最常出现安全隐患,冻胀以及融沉是冻土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在结构措施上进行防治。根据当地气候特殊性,结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以及换填法对冻土地基进行处理。
2.3黄土地基
黃土地基分布范围主要是我国的西北高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及一些零散的省份。黄土地基电路工程主要有开挖式基础模型、刚性台阶基础模型和掏挖基础模型。在软土相对比较厚的位置,大多利用桩基穿越软土层进行处置。
3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管理和控制要点
3.1输电线路导线的选择
输电线路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电流、输送电能,这是线路的主要部分。导线需架设在电力杆塔上,不仅需要承受导线本身的重量,还要受到冰雪、雨水、日照和温度的影响,因此,线路导线的机械强度要高,电气性能要好。输电线路导线的种类较多,其中,钢芯铝绞线的应用范圍最广,这主要是由于其通常是由多股铝线绞制形成的,是电流传输的最佳导体,绞线的内部为钢线,对增强线路的强度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高压输电线路使用两根或多根导线构成的分裂导线,而导线截面的选择则根据输送容量、电流密度、发热情况、电能最大损耗量等条件共同决定。要求选购的导线产品符合相关导线质量的规定,绞合紧密度要满足机械张力的要求,并且要求均匀一致,导线的表面要平滑,不能存在腐蚀斑点和夹杂物的情况。
3.2输电线路路径的设计
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对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输电线路设计的前提。路径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输电线路的路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在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输送容量的损耗与整个工程的投资成本,从而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输电线路路径设计主要包括图上选线与现场选线两种:
3.3图上选线
所谓的图上选线就是通过相关实地考察,收集到输电线路周边区域的航测图以及地形图等相关信息,依据以往的经验,来标识出起点以及终点;还有就是要经过的地点等等相关的位置信息,之后我们在参考有关水文地质、民航、气象等资料,尽量避开这样的路径区域;此外,我们还要综合交通条件,依据最短的路径原则,来规划出多个可以实施的方案;之后根据每一个方案我们在经济以及技术上来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进而来选择出一个最好的方案。
4输电线路基础维护处理
4.1加固输电线路基础
加固输电线路基础主要是通过土对线路周围进行夯实或者是在塔的基础外部灌注上一个混凝土外壳。在对输电线路的塔杆基础进行线路加固时主要用到的方式有振冲法、地锚锚固法等。其中,振冲法的原理是在地基内行成密实柱,进而与原地形之间形成复合的地基结果,有效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而地锚锚固法是利用水泥对地锚先实行包裹之后,把地锚埋入原塔基础的位置处进而与塔基相连接发挥出抵抗外力的作用。
4.2输电线路基础整体移位
输电线路基础的整体移位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停电损耗小等优点。移位的传统方法是在原塔附近组建一个新塔来代替旧塔,这种方法耗费的劳动强度大、花费的费用太高、对正常用电影响大。而通过整体移位的方法则能够在不拆除旧塔的基础上直接将整体平移并安装到新浇筑的基础上去。这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塔的重心不容易改变,使得对塔移动的时候能够安全可靠的进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整体移位要注意在移位之前要能够精确的测算到安全距离,从而避免弧垂变化影响到塔位移安全距离。
4.3输电线路基础纠偏
纠偏输电线路基础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倾斜的塔基来进行纠偏和加固。纠偏塔基并加固常用的技术主要有顶升法和迫降法。其中顶升法是利用托梁柱来使倾斜较大一侧的塔基础恢复正常;而迫降法是利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使沉降幅度较小的一侧基础下沉问题得到恢复。塔基础纠偏主要是利用锚杆静压桩啴缓加固以及顶升法进行纠偏。这种结合方案能够使得原塔基础不受损害,并且该方案也具有振动小、纠偏过程安全可靠、能够在纠偏的过程中不影响正常用电等优点。
5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在社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输电线路基础是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基础型式的差异性,充分考虑在勘测、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维护等不同阶段的特点,从而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聂旭初.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及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陈发兴,郑志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作者单位: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