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勇 吴峰
【摘 要】作为惠民工程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可以在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同时,确保水利工程实际作用的体现。但是纵观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其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仍受到些许问题的限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需通过制定科学质量管理强化措施进一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具备范围广、工程量大、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如若其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极易导致相关质量问题的出现,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造成严重经济财产损失。也正因此,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现阶段水利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而在社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基于此,为降低相关质量问题的出现几率,必须重视对质量管理的强化,以期水利工程建设实际作用的体现。
一、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分包现象的存在
针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明确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分包现象,并且禁止出现转包的情况。但是纵观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水利工程仍存在分包现象,甚至“隐形转包”现象也时有发生。而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在于监管不到位。其中部分分包商自身资质较差,极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1]。
(二)监理人员配备不足
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监理单位在监理人员配置方面,未按照规定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监理人员进行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这就导致施工现场混乱无序,施工管理缺乏合理性,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
(三)质量管理不合理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开展,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施工进度,会选择在施工工序方面敷衍了事,没有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施工工序缺乏重视度。例如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仓面清理未达标、未按照规定要求凿毛、混凝土接合面铺设存在少铺和漏铺现象、为降低施工强度,未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键槽的安设,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2]。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强化措施
(一)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是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效果提升的基础保障。基于此,针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明确划分人员的职责,结合对实际情况的掌握,进行相关质量管理机制和措施的制定,确保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到位[3]。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落实和运行,基于对实际施工情况的掌握,合理调整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此外,施工单位需明确,主体工程施工切不可出现分包情况。需开展严格的分包资质审核,禁止出现多次分包的现象,如若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工程分包情况,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处理,避免分包工程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需要对施工中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施工等内容进行质量问题的发掘,深入分析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而通过针对性解决措施的提出,起到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作用。
(二)注重对责任制度的落实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中,领导的重视度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领导需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关注度,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4]。基于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对水利工程的领导人、项目负责人进行明确,并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充分认知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做到责任制度的层层落实,在通过对相关检查和监督工作的强化开展,做到追责有处。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中,需遵循相关规划和要求,如若工程产生质量问题,无论发生怎样的人事变动,都需要将责任追究到底,也就是需要实时工程质量终身制。以此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无处追究的现象,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全方面提升提供保障。
(三)注重设备及其材料的质量控制
针对水利施工的开展,需要注意: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必须将建筑材料报验单送至相关监理机构,同时报验单中需涵盖材料的合格证书与质量检测报告等,接着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材料的检查和审核,等到监理人员审核确定之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与此同时,针对材料的保存和存放而言,需要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例如水泥、防水材料、外加剂等物品极易受到气候与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坏,所以需要注重存放条件的严格控制。而针对当地的施工材料而言,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之前必须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材料达到标准需求之后方可进场[5]。此外,为了确保工程机械设备能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状态,需要注重对工程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需要在设备进场时期开展严格的检查工作,然后在设备投入使用阶段,进行设备状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而针对大型设备和特殊设备而言,需要等到审核检测完毕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注重技术管理的强化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具体包括技术责任制、图纸会审、材料检验、工程验收、技术交底、技术档案、施工日记等制度。针对施工技术管理而言,需要去技术人员进行职责的明确,确保在实际施工中做到分工明确,确保自己的技术工作不出现偏差和失误;针对施工日记管理而言,需要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日记的高质量填写,将每日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记录,以此为竣工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针对图纸会审而言,需要在实际施工中降低施工差错的出现,确保施工任务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6]。一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并細致记录;针对技术交底施工而言,需要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明确该工程的具体要求、特点以及所需的施工工艺等;针对技术复合管理而言,需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分析,针对每种施工技术的应用,都需要配有专业人员进行复核,进而避免施工技术使用偏差的现象出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在降低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几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作用和能效的发挥。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强化,深入分析研究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和避免,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后期正常运行使用。
参考文献:
[1]付强,张瑞.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21):148-148.
[2]殷伟华.试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业研究,2016(9):67-67.
[3]袁贺基.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18-120.
[4]于炳新.试论加强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及合理化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7(9):98-98.
[5]杨龙.试论加强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及合理化建议[J].中国房地产业,2017(21).
[6]白振武,牛修全,曾宪冰.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6(29).
(作者单位:平阴县孝直镇综合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