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

2019-10-21 23:07赵映珍
大东方 2019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大数据互联网+

赵映珍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引领下,人类的阅读方式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即从纸质书籍到数字阅读这一质的飞跃。而在这种背景下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也暗流涌动。文章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讨论述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大数据;分析

1.“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互联网+”(Internet plus)被定义为互联网思维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互联网+”的诞生可以说为各个行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专业、广阔的理论支持与网络平台。因此,“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各个行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但这绝不仅仅代表着两者相加,而是深层次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与传统图书馆管理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2.“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大数据”(bigdata),即巨量数据合集,指在难以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利用现有的软件工具进行有效的数据捕捉、管理以及相关处理的数据合集。需要利用新处理模式才能发挥出更强洞察力、决策力、流程优化力的高增长率、多样化的海量信息资产。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与智能便携终端的不断发展,数据再以从未有过速率的增长与累积,人类已经步入了大数据的时代。

3.“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所面对的机遇

3.1拥有多态大量的数据资源

与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数字化信息具有更为广阔的资源空间,在“互联网+” 与“大数据”的背景下,将图书馆能够利用数字化资源变为了现实。图书馆可以打破原有单一纸质书籍资源的壁垒,利用各种学术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库、发表论文等结构化资源;甚至利用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文本、报表、图片、视频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使图书馆能够拥有多态大量的数据资源,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丰富馆内的参考源。

3.2便捷灵活的信息更新技术

从图书馆的角度来分析,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可以实现新闻事件、科技发明这类突发性、时效性的信息能够实时更新,并转入到图书馆的数据库中进行整合排序之后再向读者提供学科导航等模式的服务,馆员也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官微等形式与读者进行线上的交流与接受读者的信息反馈。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快捷方便的信息接收方式符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易于被读者接受,导航式的信息搜索方式也极大的简化、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流程,是“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图书馆行业的重要成果表现。

3.3方便了资源的保存与传播

一本十万字的书转换为TXT格式仅仅为几MB,而市面可见的内存卡最大可到256GB,也就是说指甲大的内存卡可以储存13万本左右的十万字符的书籍。一般的图书馆藏书为几万到几百万不等。换句话说,一个内存卡可以存储的图书甚至可以媲美一个存书少的图书馆。而一个内存卡与一个图书馆维护与保存起来哪个难度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3.4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流程大致为:出示证件-向馆内服务人员咨询-管理人员审查并进行反馈-得到借书后进行阅读-并按期归还数目;先进一点的是出示证件后进行图书编号查询-进入相应的馆内寻找圖书-找到后进行阅读-阅读后要及时归还给图书馆。而在“互联网+” 与“大数据”背景下的现代化的图书借阅流程为:输入借阅书籍名称或关键字即可检索出目标书目,还不用担心逾期罚款。并且在“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读者本次或几次选择的数目进行总结分析,并推荐类似的,读者的阅读倾向、兴趣方面的书籍进行推荐。这已经改变了过去大部分图书馆只能根据社会主体的趋势进行书籍信息服务模式,“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已经可以针对个体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4.“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所应对的挑战及对策

4.1保障储存环境的可靠与储存资源的安全

“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诚然在各个方面都方便了其资源的管理与传播,但是电子设备相比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存在着潜伏着的危险性与不确定性。比如数字信息可能会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丢失;影视资料的失真、格式无法改变以致在不同的设备上无法读取等问题。换句话说,电子化信息对于载体设备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载体设备缺失则信息就无法读取了。这只是偶然事件,而一旦有黑客入侵,那对于图书馆的数据库则会是巨大的打击,就连具有专业网络安全防控网的美国中情局也在2013年2月10日早到黑客攻击导致信息丢失。

4.2数字化信息共享建设

数字化信息共享建设可以看作读者进行数字化阅读的基础,如果图书馆不将馆藏信息进行共享建设,则会影响广大读者的数字化阅读发展进程,但只是影响而非阻止,如果图书馆不能顺应数字化阅读这一时代的产物,则终究会被淘汰,淡出历史的舞台。

4.3进行资源的深度聚合工作

“互联网+” 与“大数据”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信息庞杂的汇聚在一起,并不断呈几何倍数的增加,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电子化信息往往来自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格式与组织形式因此直接汇总就会导致数据产生分布异构问题,导致这些资源难以被图书馆有效的管理与应用。

4.4可以利用智能改变服务模式

图书馆作为各类文献、期刊、资料的收集、整理、储藏并提供借阅、活动等的服务性机构,对于时时都在更新的书籍、资料数量,对应的采编、信息录入等工作却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与之相伴的就是大量的人工成本问题,但是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来图书馆借阅的人越来越少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除了工作量的减少外,工作也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因此,一些自助借还系统、自助查询机出现在了图书馆中,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图书借阅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前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图书的幕后的整理工作量缺没有减少。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阅读与“大数据”为基点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改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行业变化趋势。“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产生于发展对于图书馆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让图书馆涅槃重生,绽放光芒;反之则被数字化阅读淘汰,淡出历史舞台。图书馆管理应该顺应变化趋势,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云计算、资源服务于管理的相关先进技术,加强图书馆的典藏资源收集、管理与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读者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钟瑛,张恒山.大数据的缘起、冲击及其应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7):104-109.

[2]包艳红.探析“互联网十”时代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31-33.

[3]刘李辉.论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建设[J].图书馆研究,2013(2):60-63.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馆大数据互联网+
图书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