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事业日益成熟,越来越注重辅导员在工作方面和工作内容上的创新与改革,将心理学应用到辅导员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更好的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接近学生,有助于推动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益于转变辅导员传统工作方式,全面提高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工作管理;心理学;应用
引言
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打破傳统辅导员大学生工作管理单一现状,有效明确和调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状态,给予学生更加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不断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
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用,素质教育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理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心理学知识的渗透与培养,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进而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令大学生在辅导员工作管理中感受到辅导员教师的亲和力,积极主动地配合辅导员教师开展工作。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加强对学生心理学的教育,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根据相关问题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意见,全面提高辅导员大学生工作管理的针对性和质量。
(二)有助于推动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更好地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而且在网络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上很多错误的思想和不良文化正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严重影响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很多学生也会受到家庭因素、交际不良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现象,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减少和避免意外的发生,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是有必要的,辅导员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态,为学生讲解更多与心理学知识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内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有益于转变辅导员传统工作方式
为更好地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需要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应用,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开导和减少自身压力,与学生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胜任职务要求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而且在以往辅导员大学生工作管理中,普遍采用整体管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工作的管理,未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来采用更多的工作形式和选择工作内容,进而难以更好的都为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可以转变这一现状,并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工作管理内容进行细化,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工作负担的降低,让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目的性,进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活跃,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维持高校辅导员自身积极形象。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的策略
(一)坚持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整体心理发展需要,提高辅导员在大学工作管理中的有效性,将心理学应用到大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功能和效果更好发挥出来。需要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做到因材施教,应用心理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充分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了解,从而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心理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让心理学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的更加合理。例如,在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衣着、谈吐以及日常生活娱乐活动中了解和观察,明确不同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帮助。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还要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方面和家庭方面的情况,让心理学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的效率性更好发挥出来,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身心观念和价值观。例如,辅导员可以采用定期进行学生家庭电话回访工作的方式,加深对大学生的深入了解。也可以在日常大学生工作管理中,与各个任课教师进行沟通,随时随地的检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不足和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学指导方案,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的引导,让辅导员的心理指导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
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交流,可以更好的明确,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如积极的认知结构和消极的认知结构等,才能真正做到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管理观念与理念,明确不同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点,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都应具有积极的心理,时刻暗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优点,还要学会在逆境时保持自信、不放弃,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怀有感恩之心以及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与精神,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可以使心理学的应用更加具有最优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创建学生心理辅导网络平台
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方式和育人功能的优势,让心理学在辅导员大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应用更加与时俱进。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共同创建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系统,通过良好的心理辅导网络平台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让心理学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更加具有实效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困难,并在网络平台中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实行健康稳定发展,让心理学运用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全面提高大学生工作管理的质量,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结语
大学生工作管理中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学进行管理和教育,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创建心理辅导网络平台和系统,让心理学的应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王艳,李冬琪,袁波.大学生工作管理中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研究[J].才智,2018(04):53.
[2] 黄洁.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运用心理学[J].智库时代,2018(40):153-154.
[3] 王慧榕,侯刚.大学生工作管理中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研究[J/OL].中国培训:1[2019-09-11].https://doi.org/10.141 49/j.cnki.ct.20170615.002.
作者简介:
吴玉丽 出生年月:1993.01.20 性别:女 籍贯:湛江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无 研究方向:大学生管理 邮编:528000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电子系。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电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