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婧
摘 要: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但主要依靠传统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程度低,而家庭养老受到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照料提供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本文将从性别视角出发利用CLASS 2014的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的使用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只有性别、婚姻、居住方式影响显著;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使用同性照料的可能性更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多由同性照料;相对于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与儿子家庭同住的老年人使用同性照料的概率下降8%。
关键词:家庭照料;性别视角;农村老年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经济水平较差、城乡发展失衡、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增多,机构养老普及率不足、社会保障难以落实以及家庭结构变化等现象(朱瑞伟[1],2018;刘捷玉[2],2019)使农村老年人陷入家庭养老资源不足、社会支持不完善的尴尬境地,极大地影响了农村老年人养老福利的保障和养老质量的提高。由此,互助式养老应运而生,但受制于传统家庭养老观,互助式养老的实际参与率只有37%(刘妮娜[3],2018)。在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农村地区,进一步发掘可以利用的家庭资源,对提高家庭照料供给的准确性和养老效率、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福利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农村地区的养老观更加保守(田北海等[4],2012)。在“养儿防老”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农村逐渐形成了以成年儿子为主养老文化氛围。但随着家庭社会属性的改变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家庭内部的养老格局发生改变,照料活动主要由女儿承担(望超凡等[5],2019;高修娟[6],2014),儿子依然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养老责任承担者。但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家庭核心化以及孩子数量减少,农村地区的养老意愿表现出“去家庭化”的趋势,子女不再是养老责任主体的第一选择(丁志宏[7],2014;安瑞霞[8],2018)。然而机构养老在农村地区发展并不充分,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的使用率低。因而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的首选(吕雪枫[9],2018;洪海红[10],2019)。
而在血亲价值论的影响下,选择照料者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差序格局(姚远[11],2000),有配偶的老年人以配偶照料优先,而丧偶或独居的老年人形成了一个以儿子儿媳为核心的照料同心圆,而在农村家庭照料中儿子儿媳的地位难以撼动(杜鹏等[12],2014)。但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已然呈现女性化趋势,已有研究发现农村中儿媳照料时长高于女儿(杜鹏等,2014)。但在聚焦于日常生活照料时,由于日常照料具有较高的私密性和繁琐性,因而主要由同性子女提供(张文娟[13],2006)。但在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下,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可能难以保证由同性提供照料,进而影响正常照料。此外照料提供也受家庭禀赋的影响,家庭结构、子女数量、居住方式是是影响家庭照料使用的重要因素(刘晓婷等[14],2016;谢桂华[15],2009)。
3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中国老龄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国老龄社会追踪调查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和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得到11511个有效样本。根据研究需要,农村由子女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样本为226个,删除主要变量缺失后样本量为184。
3.2 变量设置和研究方法
基于研究问题,因变量为家庭照料提供者,根据照料者与被照料者性别分为“同性照料”和“异性照料”两类。自变量包括老年人个体特征、以及家庭禀赋两大部分。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健康自评。家庭禀赋则包括孩子数量、家庭类型以及居住方式,其中孩子数量包括健在孩子总数和健在儿子数量。
由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因此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同性或异性照料者的影响因素和人群差异。具体公式为:
其中p为同性照料的概率,为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子女数量等相关自变量,为回归系数。
4 数据分析
4.1 描述统计
总体来看同性照料较为普遍,具体而言130人由男性提供照料,96人由女性提供照料,由同性照料的老年人比由异性照料的老年人多10.82%。中低龄、男性、受過教育、只有女儿或儿子的老年人由同性照料的比例更高。高龄、女性异性照料的比例更高,具体数据详见表1。
4.2 实证分析
方差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健康自评以及居住方式中照料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使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将所有的自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性别、有无配偶和居住方式对照料者性别影响显著,女性老年人由同性照料的概率降低32%,女性老年人多为异性照料,而男性老年人则多为同性照料。没有配偶的老年人使用同性照料的可能性是有配偶老年人的3.08倍,与儿子家庭同住的老年人相对于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使用同性照料的概率下降8%,但现有的分析结果并不能很好地区别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因此需进一步探索。
由于农村地区受“养儿防老”观念影响较大,此外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皆对儿子养老的传统加以强化,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主要为“三代同住”特别是与儿子家庭同住(唐天源等[16],2016)。而在这样的居住安排下,照料是否依然为同性照料呢?
与儿子家庭同住的老年人由同性或异性照料的比例相似,近乎于各占一半,其中同性照料的概率略高于异性。而考虑到老年人性别,将居住方式与老年人性别进行交互后得到四种类型,但样本中不存在与配偶同住的男性老年人。与儿子同住的男性老年人中75%由同性照料,已有研究发现,选择与主干家庭同住的老年人大多自理能力较差(王萍等[ ],2018),需要有人为其提供照料,但男性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大多涉及助厕、助浴、助行等涉及私密和体力的活动,儿子在这方面的照料更加合适。但女性老年人与儿子同住时却表现为由异性照料的比例略高,在女性老年人的照料中也涉及力量需求的照料需要男性提供帮助,但对涉及隐私性的照料同样应由同性照料者更为合适,与现实相悖的原因可能与主要日常生活照料者的理解偏差有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切实反映照料的实际提供者。
5 结论与不足
第一,传统养老观念对老年人接受照料存在较大影响。农村地区较为认同“养儿防老”这一观念,照料活动主要由儿子承担。对于有配偶的老年人,照料主要提供者是配偶,子女及其家庭的照料主要作为一種补充性资源,子女多提供同性之间的照料,但是老年人一旦丧偶在传统养老观念的驱使下,老年人往往会选择由儿子提供照料,这将导致更多地女性老年人由异性提供照料,从而表现出男性的同性照料倾向和女性的异性照料倾向。
第二,绝大多数的老年人皆由同性照料,儿媳在女性老年人的照料中发挥较大作用。在儿子提供照料为主流的照料环境下,女性老年人受到同性照料的比例高于男性受到异性照料的比例,印证了私密性照料活动由同性提供的论断。但由于调查问题本身并未完全反映实际日常生活照料提供者,因此与儿子家庭同住的女性老年人由异性照料的比例略高。
参考文献:
[1] 朱瑞伟. 家庭子女结构对老年人养老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 刘捷玉.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现状:人口流动下的家庭照顾循环[J/OL].开放时代,2019(01):179-193+7[2019-05-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034.C.20190304.1525.014.html.
[3] 刘妮娜.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8,6(12):63-74.
[4] 田北海,雷华,钟涨宝.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02):74-85.
[5] 望超凡,甘颖.农村家庭变迁与女儿养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59-70.
[6] 高修娟.前台与后台:皖北农村“养老-送终”活动中的性别权力景观[J].妇女研究论丛,2014(02):18-24+33.
[7] 丁志宏.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J].人口研究,2014,38(04):101-111.
[8] 安瑞霞.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8(09):3-8.
[9] 吕雪枫,于长永,游欣蓓.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12个省份36个县1218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8(04):102-116.
[10] 洪海红.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以HB省CD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07):157-161.
[11] 姚远.血亲价值论:对中国家庭养老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00(06):29-35.
[12] 杜鹏,王红丽.老年人日常照料角色介入的差序格局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4,20(05):85-92+111.
[13] 张文娟.儿子和女儿对高龄老人日常照料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06):9-13+18.
[14] 刘晓婷,侯雨薇.子女经济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料研究——基于CLHLS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04):144-157.
[15] 谢桂华.老人的居住模式与子女的赡养行为[J].社会,2009,29(05):149-167+227.
[16] 唐天源,余佳.我国老年人居住安排状况分析——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J].南方人口,2016,31(04):50-58.
[17] 王萍,张雯剑,程亚兰.居住安排对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跟踪研究[J].人口学刊,2018,40(03):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