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2019-10-21 17:45乔红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乔红艳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的形成、品格的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因此,这个时候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要要有科学性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否符合科学发展,对于引导小学生的心理培养至关重要。现阶段对于怎么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应该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有创新能力、思维发散的能力,结合家庭、社会等,塑造出优秀的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目前面临的问题

由于教师队伍的人员组成不同,每个班主任对于如何教导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做法。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策略实施的方式缺乏多样性

大部分老师都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相应的策略。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导工作。传统的方式主要以学业成绩评价为主。这种方式相对比较落后,容易造成学生因学习而学习,对于思想教育方面的特殊性只进行量化考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是个长期性的过程。

部分老师会采用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导。但有些案例过于陈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有些案例已经与当前的社会情况有所偏差,造成学生对案例产生错误的理解。

(二)忽视周边环境的影响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也非常大。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多社会上不良的理念、习惯,这些正通过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对小学生进行影响,这也使得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提升了很多。而小学生自身的意志不够坚定,心智发育不够成熟,特别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仍采用以往的成绩考核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却忽视了。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人文信息、价值观、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确保学生接受到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理念,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

(三)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是极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受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学校自身资源的限制,大部分学校目前对学生的教育仍然以学分、晋升率为标准。这种标准的影响下,使得学校领导、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产生一定的偏差,主要以学生升学为主要任务。而实际上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解决。而部分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自身素质不够高,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良好的引导。

二、如何开展

制定出良好的工作策略,并加以执行,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

(一)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

小学阶段,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父母,二是学校老师。因此,老师自身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只有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才能培养学生有着更好的道德素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模仿是天生的兴趣和技能。如果老师没有做到应有的规范标准,反而要求学生去做到,自然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不好。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并加以管理考核,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榜样[1]。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由于受到当前社会上不良习惯、信息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上必然会产生过早的变化,从而衍生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而学生作为独立的思考个体,有着自我的想法。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自我的表现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社会变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温暖,对社会的认识从而产生根本的变化。再者,现在的社会节奏比较快,家长的重心主要放在工作上,很多時候会忽视对小学生心理的关注。而学生对家长当前受社会影响形成的不良行为学习非常快,因此教师还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导环境,让学生有优秀的学习榜样。

三、需要重视的方面

小学生的不良思想往往是某些事物、事件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这中间必然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长。因此,这就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学生平常学习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从而及早地介入,对实践进行良好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方面是不好的,应该如何看到这些事件。并且在后续的时间中不断地观察学生的表现,从而推断他们的心理思想,判断沟通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应当总结经验,当其他学生身上发生类似事件时,能够快速地介入并进行引导。如果无效,应采取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尽快回到正确的思想、习惯上。对于错误的方法,仍然需要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以免下次仍然采用同样的方法而造成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产生滞后[2]。

教导过程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实际的教导成效。因此,班主任要采用良好的教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对于某些案例,要结合实际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导,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够有很强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是选择学生熟悉的环境,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所教导的内容,主导的思想教育的正确方向。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影响重大。而当前社会的不良作风盛行,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样,造成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所有提升。因此,班主任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对学生的心理工作进行引导,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许崇学.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04):151-152.

[2]  孟禄.成功教育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与探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1.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