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摘要:汽车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汽修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作为汽修专业基础课程《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及时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汽修专业课程目标和改革需求分析,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教学;研究;改革
引言:
随着汽车市场稳健快速增长及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车辆的不断推出,电子技术逐渐在汽车中被广泛应用,汽车的整体构造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对汽车的养护维修要求更高了。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汽车专业院校在这一课程教学中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汽车行业新的要求。
一、明确课程开设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是汽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检验学生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如何的重要指标。课程主要围绕如何检测和如何维修设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汽车的结构,尤其是底盘的控制系统这一结构,了解其如何工作,原理是什么,学会分析设备的故障,判断故障原因,并提出诊断依据和检修方案。这门课的实操性非常强,学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操作实验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一要掌握专业技能,即掌握专业的汽车底盘电控操作系统的结构及其作用,明确其工作的原理,掌握修理检修方法;二要从中学会自主处理事情的能力,即能够学会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和发现新技术的洞察力,并能自主的制定出修理实施计划,综合运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处理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掌握社会沟通技巧,收获团队合作精神。最终实现培养专业度和综合素质双高的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式陈旧资源匮乏,影响教学效果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专业性强,实践程度高,涉及的知识内容广而多,一般的课堂理论讲解无法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1]大部分中职类学生文化课程基础较差,单纯的理论讲解可能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目前很多学校理论老师可能与实训课老师不是同一人,老师讲课各有风格,课程安排的时间衔接性不高,难免造成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课程中应用并检验,以至于教学成果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再加上实践操作课程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大,很多学校资金有限,设备资源匮乏,无法实现理想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論知识而忽略操作技能,知识懂了,但上手操作还是不会。再加上理论课相对枯燥单调,学生对理论知识提不上兴趣,积极性不高等,都会影响到教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关于这门课程教学的改革的需求迫在眉睫,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才能培养出符合汽车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校企联动
根据职业导向制定教学计划,模块化教学
汽修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倾向与售后服务类相关的职业,其职业发展的轨迹很明确,汽车机电维修、技术服务支持、技术总监或者技术销售经理等岗位都是汽修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可根据专业定向岗位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同时根据课程的四大重点模块: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及ABS/ASR系统来开展模块化教学,主题化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设置明确的培养目标。[2]同时开发相应的外延知识和操作方法,对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灵活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枯燥的理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网络社群、微课的引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程素材,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形象化的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梳理每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还可将所教授的重点难点内容制成微课发给学生,其短小又便利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学习。教师还可通过微信群、师生论坛等方式布置预习复习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随时解决学生的疑惑,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注重实践操作,加强校企联动
汽修课程实践性强,单纯依靠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完全让学生理解吸收,必须要通过实训课才能彻底掌握这项专业的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并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从硬件设备上加大投入,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训练习,从软件上加强汽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要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保障师资力量,确保硬件软件都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社会汽车生产、销售等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培养输送定向人才,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打造校企联动平台,建立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与支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融合贯通,真正做到一毕业就能快速上岗,实现为汽车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标。
结束语
汽车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汽修类职业学校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整个大环境对汽修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应用的新要求。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作为汽修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必须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措施推进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既重视理论知识,也加强了实训课程教学,双管齐下,从而为社会、企业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中职院校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爱静,韩金庭.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18,No.263(08):199-200.
[2]杨坤全.“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教学设计--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