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忠玉
【摘 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浪费不断增加,其中,森林采运剩余物是森工企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包括伐区剩余物、贮木场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长期以来由于森林可采资源濒临枯竭,剩余物的合理利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剩余物的开发利用来弥补森林资源的不足分析,旨在缓解当前的森林资源的匮乏危机,有利于林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达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森林采运;利用;可持续发展
引言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绿色发展是主要的发展战略。我国对于林业的定位已经有所改变,需要向社会提供资源,还要发挥生态优化的作用。要积极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降低资源使用成本,就需要将森林采运剩余物利用起来,以真正意义上推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采运剩余物的分类
森林采运剩余物在生产的过程中,是主产品被加工、技术处理后充分利用起来而剩余的材料。根据采运生产的区域,可以将森林采运剩余物分为伐区森林采运剩余物、贮木场森林采运剩余物、制材厂加工后的森林采运剩余物。从森林采运剩余物的利用情况进行划分,即为环境性的森林采运剩余物和经济性的森林采运剩余物。其中,环境性的森林采运剩余物,就是将这些采运剩余物利用与森林恢复,以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性的森林采运剩余物是将这些剩余物用于社会经济建设。经济性的森林采运剩余物的资源量是非常大的。通常森林资源经采伐后,进行材料加工后,使用率为60%左右,加工之后,成材率为加工材料的70%,直到成品完成,木材的利用率还不足30%。也就是说,超过70%的剩余物都没有利用。
2采运剩余物的利用
2.1 燃料
部分剩余物可直接烧制成木炭,如利用阔叶树的剩余物经过加工处理后可得坚硬优质木炭,烧炭的加工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利于原料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生产,而以锯末,枝丫做原料,经粉碎、除杂干燥、挤压成型、加热炭化制成的木炭与传统的木炭相比具有形状规则、强度高的优点。再如,将剩余物加热气化得到木化气,可利用于电厂发电等,其燃烧的热效率较高,达到了50%~70%,燃烧过程充分、温度高、无灰渣、过程易调节,且无污染,而直接燃烧的热效率利用较低,只有10%~15%
2.2 肥料
将枝条、树叶粉碎后撒铺于伐区地上任其分解腐化,形成腐殖质,从而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但切记虫害的防治工作。将树枝、树皮沤制堆肥,亦是有效的有机肥料,其重量轻、舒松、吸水量大,保水时间长,施于土壤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的结构、抑制杂草蔓延,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利于林木的有效生长。以针叶、阔叶林的腐植层堆积物、高质加工泥炭、蛭石等为主体原料,配有植物激素和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的花卉营养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用方便、简单,可用于各种花卉的栽培、养育。另外,在农业育种上,松针粉因含有植物杀菌素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2.3森林采运剩余物用于饲料
森林采运剩余物用于饲料,是将树冠进行加工处理后,进行分离、干燥,之后采用化学发酵的方式,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饲料添加剂就可以作为饲料使用。比如,美国就对山杨树皮充分地利用起来,将这种树皮粉碎之后,将一定量的大豆、谷物、苜蓿等加入其中,添加维生素,就可以配置成为饲料。日本度桦树枝进行绞碎之后,使用化学处理的方法,所生产的粗饲料就可以用于喂养反刍家畜。
中国的林业部门对于森林采运剩余物加工为饲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对云杉、松针等进行加工,发现其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是非常高的,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非常高。禽、畜食用这种饲料,必然会提高产量。
2.4工业原料
在林产化工方面的应用最为广阔。例如樟树的树根和枝叶可提取樟脑、樟油;桉树的叶子可提炼桉叶油;各种针叶树的针叶,嫩枝可提炼出松针油;桑树皮、椴树皮可制作人造棉和麻;落叶松等的树皮可提炼栲胶;松根中的明子可作为炼制松香、松节油的重要原料。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桦树,在桦树采伐后,为防止其腐烂,需要剥去树皮,因此每年有大量的桦树皮可利用。其经蒸馏可提炼出医药香料用的甜桦油,经热解可生产燃料用的瓦斯、木炭以及桦皮焦油。
采运剩余物经干馏可提炼出醋酸、甲醇、焦油等产品。采运剩余物经水解能提炼出酒精、葡萄糖、丙酮、丁醇等;可将枝丫、梢头进行削片或刨片,为人造板工业提供木片或刨花;在造纸工业中,枝丫木片可作为纸浆的原料。
采运剩余物的利用还有一些新产品和新用途。如美国生产的“碎料夹心胶合板”产品强度大,充分利用废料,用于地板壁板等。联邦德国生产的“薄型刨花板”用于建筑天花板、隔墙、家具用等。我国生产的细木工板,充分利用了小材小料等剩余物,可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
3森林可持续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中要减少森林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效率。将森林采运剩余物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节省森林资源,而且还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关部门要对原木供应予以限制,除了需要特殊供应的木材之外,都要尽量向用户供应成品,做到林产品的标准化,并符合相应的规格。对各种形态的林木废弃物充分利用,还要为剩余物塑造可利用空间。从中国现有林区的发展情况看,森林资源经过长期的集中采伐之后,由于采伐方式不当,加之主要采伐原始森林,使得原有的森林资源遭到。虽然现在出来了抚育林,但是依然无法对林木的结构有效调整。林业部门开始大量地培训过伐林、次生林以及低价林,使得林分环境得到了改善,对林木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有效地维护了林业生态环境。但是,要使得生态效益生成并在经济效益上有所体现,就要做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结语
生态和经济发展都达到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从长远看来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是统一的,没有生态平衡的经济增长,只能是暂时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而不顾经济发展的生态平衡又会导致经济的失调和衰退。采伐剩余物的利用又满足了“结构的稳定性,能力的协调性”原则,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稳定的结构,创造了良好的再生产条件和稳定的生态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1] 杜学武等.林区“三剩”利用途径优化分析.森林采运科学,1993,3(9):45-47.
[2]田成阁.林业刁特續发展视角下水材代运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7):191.
[3] 刘寿柏.森工企业伐区剩余物的利用.森林采运科学,1992.(2):23-25.
(作者单位:绥棱重点国有林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