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意义十分重要,应用这一技术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控制作用,将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提高电力企业用电管理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化技术中仿真技术、集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在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加强研究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使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实际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获得了全面推广,为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打下坚实基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会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原有电力系统运行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效率低、故障处置时间长等,在现阶段很难符合人们的用电需求,怎样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供电企业值得研究的问题。
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1仿真技术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较为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更加真态化。在这一过程中,仿真技术是最常应用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同步控制及管理电力系统,能够实现仿真建模及动态监控,将处理数据的效率有效提升。
1.2智能控制技术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从而应该重视智能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间的联系。加强应用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监测出潜藏的故障隐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出现严重损失。此外,在故障排查的过程中,因为故障位置不确定,开展检查工作会浪费很多财力及物力,并且不能够有效找出问题,工作效率降低。若是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将会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成本能够得到一定的节约。
1.3技术集成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时,通常会集成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技术,从而获得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原有的电力系统中,分开管理电力安全、分配及维护的工作,有些时候会出现个别环节难以衔接的情况,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可以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及环节,在其中使用大量现代技术,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服务能力。
2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实施自动化技术后,可以科学地构建电网调度系统,提高电力运行和生产的指挥、监控、监督作用及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例如,利用自动化技术建立采集信息和控制操作系统应用,传输信息系统应用,处理信息系统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人机交互智能调控机器人系统应用,设备监控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应用,以及集公共服务云、企业管理云、生产控制云于一体的调控云系统应用,使上述应用构成网格自动化控制系统,并有效采集、计算和整合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基础数据,实现电网模型和调度控制综合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工维护,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调度控制业务协调运转效率,精准把控现场设备实时运行情况和电网运行方式,有效调节电网调度中发电容量。
2.2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将存在影响继电保护的各种因素,也会出现误操作和误动的问题。例如,变电站运维单位普遍采用人工逐个比对方式对电网二次设备压板状态进行核实,工作量巨大且核实准确性难以保障,一旦出现误投或误退压板,将存在继电保护拒动,发生越级跳闸风险。因此,构建一套标准的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对应关系多为映射矩阵并实现全自动校核,实现工作前后断面及保护差流全自动比对,提高电网运维工作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此外,针对目前智能继电保护状态评价存在离线评价实时性、准确性、实用性不强问题,应用自动化技术构建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日志巡检报告的保护装置健康状态在线评价系统,以保护设备日巡检报告为依据,充分抽取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特征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设定周期形成电网级、变电站级、设备级继电保护中长期运行状态健康评价依据,实际指导电网检修运行维护的现场工作,提高继电保护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和质量。
2.3配电网变电站中的应用
在配电网变电站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加强对变电站的监管。可以构建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利用变电站的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中央通信系统以及工程师工作台的交互,充分掌握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结合特定条件部署设备,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融合智能公变终端、智能监测终端、智能电表功能于一体,构建泛在配电物联网智能开闭所,实现主动研判故障、主动信息报送、主動抢修指挥,电网拓扑自动存储,有效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和电网运行水平。
3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展望
3.1加强研究配电网的自动化
在我国电力系统管理方面,为使配电网信息网络发展一体化,应该加强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其流程通常是以国际运算作为标准,将其高级软件系统有效结合配电网具体情况,将设备计算准确性提升,确保安全运行系统。因此在管理电力系统过程中,加强研究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趋势。
3.2智能化
发展智能化能够对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状况起着引领作用,在智能电网的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首先要创新、整合和升级自动化技术,可以与一些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有效地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水平。
3.3泛在电力物联网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电力企业应进一步确定系统功能的建设,为实现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可在建设和发展电力系统时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系统功能的多样化。
3.4应用并推广国际标准
我国很多企业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但没有统一的设备生产质量,阻碍了电力信息的共享,设备操作也受到一定阻碍。除此之外,厂家不同生产出的设备会有不同型号,没有良好的兼容性,难以有效管理电力系统。因此,在生产电气技术的自动化设备时,应将其标准统一,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国际统一标准,统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后可提升设备间的兼容性,将工作效率提升。
3.5应用以太网技术
电气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力系统将愈加复杂,这一过程中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只依靠人工是很难开展这项工作的,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失误。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应用以太网技术,可将电力运行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也可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此外,以太网技术能够实现电网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等特征,可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发展。
3.6加强统一每个环节
测量、控制及安全等环节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加强统一。在原有管理模式中这些环节是分离的,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難以提升工作效率。现阶段,为有效管理自动化技术,应该统一这些环节,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将管理效率提升。
4 结束语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运行中,能够提升电力管理效率,还能够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升。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探究电力系统运行中如何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步伐应该加快,使系统发展更加智能化及多功能化,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圆,王哲强.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4):12-13.
[2]谢秋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9):122.
[3]刘聪.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9).
[4]吴铮.探讨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之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16-117.
作者简介:
章强华;单位: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邮编:311201;E-mail:642200527@qq.com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