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川
摘要:剪纸是源于我国普通劳动人民闲暇时间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其紧扣日常生活,体现人民大众的追求向往,折射普通大众的精神需求。剪纸不以具象为限制,追求夸张的形似手法,彰显剪纸艺人内心所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文章从剪纸艺术所展现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出发,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剪纸;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设计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历史悠久,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民间剪纸有了客观存在的可能性,这种艺术形式也自此有了发端,至今已有两千年之久。质朴的设计源自于大自然的造化和真实的生活,所取材的元素凝炼成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内容形式与装饰纹样的合理搭配,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此内包涵的天人合一、和谐之道。
一、传统剪纸创作理念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剪纸艺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起源于田间地头,由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源远流长数千年,其创作理念必然反映的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思想特质和文化模式。剪纸艺术有两个很重要的功能,一是被应用于生活中的装饰和造型,二是被应用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品,针对于两者的剪纸创作均反映了其相应的创作理念,而这些剪纸作品中也无不蕴含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的民间剪纸通常包含以下创作理念:
(一)朴素的审美观
从剪纸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包含任何政治和功利因素,只有在生活意识上的审美追求,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美丽吉祥,反应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而且剪纸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清新,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正是由于我国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才能孕育和创作出剪纸这一深受广大公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二)传统的吉庆观
剪纸艺术从来都不是单独的艺术存在,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和社会功能。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比较落后的农耕环境中,人们普遍受到贫穷、天灾、疾病的威胁,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渴望改变现实的生活状况,想用吉庆弥补生活的不如意,因此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理想化的剪纸艺术作品中,所以大多数剪纸作品题材中都有吉祥喜庆的予以,用来表达人们对构建美好生活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社会面貌。
(三)阴阳观和生生观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是我国的本原哲学。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关和生生观存在于全民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基础,传统剪纸艺术也同样受到阴阳观和生生观的影响,剪纸艺人采取镂空办法在剪纸上剪出或刻出独特的阳纹和阴纹脉络,由此产生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结构。因此剪纸看似是人们通过剪刀无意识的对纸张进行简单的勾勒并创作出相应的作品,但却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民俗观
剪纸艺术最早起源于宗教仪式及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应用上,然后逐渐应用于装饰和造型艺术。在许多剪纸作品身上均能找到古代仪式与原始宗教信仰的线索,如用于作为祭祀祖先和神仙时所使用的供品的装饰物,反映了但是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与反思。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活动,其余各地民俗习惯密切相关,我国民间丰富而精彩的民俗事项为剪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和自由发挥的广阔天地。因此剪纸作品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機组成部分。
二、民间剪纸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审美理想和思想意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语言
(1)主观意象,形式自由活泼
中国民间剪纸的魅力来自于其自身的形式创造。它不受物象自然形态左右,而是按照作者主观意象去进行作品形象与构成的设计。在构成上,将所有要表现的物象一个不少的平铺在画面上,互不遮挡。构图时,不受任何物象间真实存在的约束,没有约定俗成的样板和模式,而是根据自己对各个物体的特征和物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安排。主观意象造型与构成方式构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特有的造型与构成体系。
(2)生动传神,手法精练概括
民间剪纸产生和流传于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制作工具、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最便捷的方式去刻画物象,因而形成了高度概括与简洁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民间剪纸讲究神似、注重求简舍繁,不拘泥于照实写实的主导思想上。在创作中,往往从抓特征入手,概括提炼出最能体现物象本质特征和情感色彩的特定外在形态,通过抓外轮廓的方法,对物象进行传神的刻画。
(3)艳丽浓烈,色彩明快稳重
为了好看和实用,民间剪纸要求用色要浓烈、艳丽,不考虑物象的真实自然色,单色剪纸常用红、黑两种颜色,因为这是自然界中最强烈的两种颜色,用其剪制作品能产生强烈的对比。主观意象用色方式是我国民间剪纸程式化的表现方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形成了欣赏的习惯。
(4)夸张变形,装饰独具特色
由于实用和美化生活的装饰性要求,促使剪纸向着装饰和夸张变形的路子发展。民间剪纸的夸张和变形是大胆而随意的,一切不受形象的自然形态的局限,它是围绕着表现主题内容,增强装饰性和趣味性而进行的。
(5)随意遣性,风格淳朴浓郁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象互相串联的平面构图法,形成浓烈的民族风味。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成极度夸张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增加了形式美感。民间艺人们从“心”的角度审视自然世界,既抽象又具象,既“观物”又“观我,物我兼容。“超出象外”的自由使得他们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取舍、概括、夸张,使其能准确地表达创作者的感情和个性,从而使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的表现性!
结语
我们要研究和发扬剪纸文化,从中发掘和宣传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才能使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赋予其时代感和新的生命力,更好地让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