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娟 高卫红
摘要:油液的污染严重题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使元件过度的磨损,甚至造成装备发生故障。现阶段人们对油液污染的检测高度重视起来,如何准确、高效的检测出油液中存在的危害颗粒?是我们不容轻视的一个话题。油液污染检测项目有多种,其中机械杂质是最早的油液中危害颗粒的检测手段,它人为因素多,数据准确度差,且耗时耗力;而污染度检测、铁谱分析,光请分析,磨粒分析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油液检测中脱颖而出,已成为我们目前对油液监控的重要检测手段。
关键词:污染度;机械杂质;区别
引言
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飞机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是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油液对飞机系统犹如血液之于生命,清洁的油液在系统内循环流动是保证飞机油液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和润滑的重要条件。而固体污染颗粒是液压和润滑系统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通过检测油液中的油液颗粒含量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延长系统的寿命,而且还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选择准确、高效地检测手段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举措。
1 机械杂质与污染度的定义及来源的区别
机械杂质:油液中不溶于汽油或苯的沉淀物,经过滤分出的杂质称为机械杂质。油液中的机械杂质是油液在使用、储存,运输中混入的灰尘、泥尘、金属碎屑、金属氧化物、锈末等外来物质。
污染度颗粒:常见的污染物主要以固体颗粒、水分和空气为主,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固体颗粒和水分。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外部侵入和内部产生,外部侵入一般是工作中磨损、储存中灰尘的侵入及维护过程中带入的污染;内部产生则是油液固有的污染颗粒及内部生成的污染颗粒。
2 机械杂质与污染度对系统造成危害的区别
机械杂质:在油液使用过程中会加速机械部件的磨损,也会堵塞油路造成润滑失效。
污染物:硬质颗粒可引起迅速的突发性失效,较小的颗粒则出于腐蚀、冲蚀引起性能下降;软质颗粒沉积在过滤器滤层表面,增大流量阻力,增加作动力甚至导致何服阀与油缸卡死;油品中含有水分,会破坏润滑油膜,使润滑油中低温流动性变差,甚至结冰,堵塞油路妨碍润滑油的循环及供油。
3 机械杂质与污染度使用设备的区别
机械杂质:无专门仪器设备,测试中需要烧杯或锥形烧瓶、称量瓶、玻璃漏斗、定量滤纸、干燥器、吸滤瓶、水浴或电热板、真空泵,以及符合SH0004规格的溶剂油或符合GB1787规格的航空汽油。
污染度:有专门用于颗粒检测的自动颗粒分析仪。如德国KLOTZ公司生产的 ABAKUS颗粒测量分析系统,精度高,可用于油品、水或其它透明液体中颗粒含量的检测,系统中装有32通道计数器和激光颗粒传感器,检测范围为1微米~150微米,对所测介质即可以进行瓶取样分析,也可连接到被测系统中做连续测量。测量结果可以按NAS1638、ISO4406(1991)标准输出,同时可配备GJB420B判级、苏标等各种判级标准。另外该公司的SLC台式颗粒数器,更是加大了测量粘度,最高制度范国可达350mm2/s,PZG-4瓶取样装置与空气压缩机配合使用,从样瓶抽取样液并将样液送入传感器,内置柱塞自吸泵,流量恒定、不受粘度影响。
4 机械杂质与污染度标准及试验方法的区别
机械杂质:早期的机械杂质检测分为日视法和过滤法两种:日视法就是利用阳光或灯光,目测透明玻璃烧杯中的油液是否有肉眼可见的颗粒,而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小颗粒为40微米,所以目视法只能看到大于4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滤纸过滤法的检测技术标准为GB/T511,原理是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知恒重的滤器进行过滤、洗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即为机械杂质。这种试验方法为纯人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操作繁杂,用时较长。
污染度:检测技术标准为GJB380.4A,自动颗粒计数法采用遮光原理,自动颗粒计数器对单位体积液体内所含特定尺寸的颗粒数进行测量,从而来确定颗粒污染度等级或颗粒尺寸分布。此方法计数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且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可在线和离线测试。
5 机械杂质与污染度检测过程与结果的区别
机械杂质:检测过程长,一个油样至少需要一天的检测时间。检测结果按公式计算,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机械杂质的含量在0.005%以下时,认为无。
污染度:自动颗粒计数器,检测时间较短,一个油样检测过程仅需一、二分钟,且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检测设备自动打印出数据及自动分级,省时省力。
结论:
通过各项对比,不难看出,机械杂质检测方法已经老旧,它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准确度也较低,已很难适应我们现阶段油液检测的发展需要。而油液污染度檢测实施以来,经过各专家数年的不断探索与改进,简捷智能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已日渐成熟,同时配以光谱、铁谱、磨粒分析手段,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更加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检测数据。
参考文献:
[1] 非金属性能检测从书《油料测试》,苏成桂。
[2] 油液监测技术手册。
作者简介:
房俊娟(1972年一),女,技师,主要从事油液污染监控、发动机油液监控检测技术
(作者单位:海山实业发展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