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革举 杨定华
摘要:目的:评判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撷取的230例结核杆菌检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人数均为115例。两组均接受X线检查、结核杆菌素检查。研究组在此之上,经PCR检查,参照组经涂片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诊断情况相比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结核杆菌检测中,实行PCR诊断效果较好,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建议在临床方面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不同检测方法;痰液标本;结核杆菌检测;检测结果
结核杆菌,侵入到人体后,会引发结核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多见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粉末喷出体外等感染[1]。和细菌在组织细胞内顽强增值所致炎症反应,会引发迟发性变态反应,这时结核杆菌会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受损的皮肤黏膜进到人体中,对多个组织器官构成侵犯,进而引发相应的器官结核病。本次研究,将接受结核杆菌检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评判在X线检查、结核杆菌素检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PCR检查、涂片检查的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相关资料
经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所撷取230例结核杆菌检测患者,分为研究组115例、参照组115例。研究组男性、女性各64例、51例;年龄搜集范围25~70岁,平均(47.5±4.4)岁。参照组男性、女性各67例、48例;年龄搜集范围24~70岁,平均(47.2±4.2)岁。两组结核杆菌检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加以严格处理,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的意义,P>0.05。
纳入标准: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并发其他气质性病症者、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妊娠期/哺乳期者。
1.2方法
入院后次日,两组均于清晨取患者痰液标本,采取痰液+2倍体积4%的NaOH溶液混合,置于常温下保存20min。然后,提取1ml痰混悬液,放置在1.5ml的离心管中,以每分钟13000r的速率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5min。然后,将上层清液去除,在离心管中添加1ml的生理盐水,在底部沉淀重新混选,以相同的速率离心处理5min。这时将上清液去除,添加50ug的结核杆菌稀释液,确保底部沉淀重新混悬,混悬液利用细胞破碎超声设备处理15min。
1.2.1 参照组经涂片检查,对完成处理0.1ml的痰液标本,在载玻片右侧2/3位置,均匀涂抹为1×1.2cm的卵圆形痰膜,合理设置厚度。自然风干后,进行加热固定处理,此时可加染液,完全覆盖痰膜,加热到存在蒸汽后,染色5min。最后,进行水洗、加脱色剂操作,实行玻片干燥镜检。
1.2.2 研究组经PCR检查,采取0.1ml完成处理的痰液标本,严格遵循PCR试剂盒检验即可。
1.3观察项目
评判两组结核杆菌检测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病理确诊病例,为真阳性;假阳性,为误诊病例;假阴性,为漏诊病例;真阴性,为未患病病例。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敏感度。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率%和两组诊断情况的对比,均借助X?实行统计学检验。两组结核杆菌检测患者的对比数据为P<0.05时,能够判定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存在,P<0.05,如表1。
3.讨论
肺结核,属于全球重点防控传染疾病,发病后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方面一般会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然而长时间服用抗生素,会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无法保证临床效果。与此同时,治疗期间容易受到药物因素、代谢产物因素影响,对患者的肝脏构成损伤,引发肝脏病变、急性肝脏功能衰竭等情况。针对于此,临床方面需及早实行诊断,并在确诊后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防止经飞沫于未感人群传播[3]。本次研究,采用了涂片检查、PCR检查,均可对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的结核杆菌检测,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但是,经后者检测的检出率更高,且能保证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操作简便、有效。
综上可知,PCR检测应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能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佚名.不同结核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141-142.
[2]李君莲.RNA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68-70.
[3]刘清文.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25(7):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