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创新-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方式初探

2019-10-21 12:03王正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模仿创新

王正华

摘  要: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中年级,这是习作教学的开端,也是从看图说话到命题作文的一个过渡,至关重要。而本文笔者将依照以往的教学经验,重点探究中年级习作教学,希望可为语文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模仿;创新;中年级习作

小学语文课文以名篇著作为主,即便是古典诗词,依然能够摸索出一定的读写结合点。为此,在习作教学中,应紧扣文本,合理引导,大胆创造,勇于模仿。经由模仿进行创造,既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还能增大知识储备,提升语文素养,十分必要。

一、合理仿写,提升动力

仿写通过对文章结构的临摹,可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写作动力,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它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法,同时,可供仿写文章也较为多样,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渗透仿写技巧,必然能事半功倍。仿写一般包含全面仿写和局部仿写,具体如下:

(一)全面仿写

全面仿写包含多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全文仿写与扩写。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全文仿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此种方式需要在教师的特定指导下方可开展。当学习完《荷花》这篇文章后,带领学生编写创作《桂花》,把荷花应用的写作技巧合理融入到桂花中,让仿写有据可循,且触手可及。

另外,如果用心研究,还发现《咏柳》这首诗,也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技巧。这首诗从整体至局部,从上至下,从实景至想象,充分彰显了对杨柳的喜爱和赞美。学习完此篇诗词以后,可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写诗词中的美景趣事,而这便是扩写,更是对文本的提炼与巩固。

(二)局部仿写

全面仿写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无法面面俱到,但却能够整合各种优势,逐个击破。局部仿写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

其一,突破动词。动词在文章中不可或缺,它的合理应用,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清晰性。以《翠鸟》中捕鱼动作为例:“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般飞过去……。”通过文字叙述将生动的捕鱼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虽然翠鸟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远,但通过上述描述也能有所认识。我们可利用这一描述,来描写生活常见事物小蝌蚪。每次行走至假山,时常会捕捉一些在清水中遨游的小蝌蚪,有时用手直接捉,有时用石子来搅动,把清水弄得混混僵僵,最终将小蝌蚪捧在掌心。起初让学生描述上述快乐时,本以为学生会不知如何描述,相反交上来的作业让我大吃一惊,学生所写内容轻松、真实,让人眼前一亮。

其二,解密段落。以《燕子》为例,第一段主要描写燕子的外形,十分生动、形象,学生也掌握了文章所用的整体至局部的写法。随后仿写《青蛙》,在这一仿写过程,学生发挥的游刃有余,乐此不彼。其中一个学生描写到:全身的皮肤翠绿光滑,眼睛炯炯有神,后腿强劲有力,这就是捕虫能手-青蛙。

二、丰富生活体验,构建作文仓库

新课标指出,对于语文习作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生活,留心社会热点,刺激写作欲望,主动表达内心情感,禁止假大空。而习作教学的根本任务便是丰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亲近生活,走入社会,构建完善的作文仓库。例如,可让学生编辑一条短信息发送给外出的父母,在父亲节和母亲节为父亲、母亲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在植树节、劳动节等节日参与植树、主动承担家务,长此以往将会养成优良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切身感受生活,不断丰富生活体验。而生活体验既能增加写作素材,还能刺激写作和表达欲望,自然地流露内心的情感。

三、强化奇思妙想,改变写作视角

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有下述体会,习作和学生实际越接近,则对应的写作兴趣便越高,所写文章也就越精彩。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改变写作视角,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狭义至广义,从单极至多边。从写作立意层面来说,应让学生冲破外在的束缚,积极畅想,主动表达;从写作内容层面来说,可适当扩大范围。以《我的朋友》为例,应让学生明确朋友既能是平辈,也能是长辈,还可以是有深厚感情的,甚至可以是紧密相关的物;从写作手法上来说,则可应用他述、拟人和寓言等不同手法。以《小金鱼》为例,可引导学生基于小金鱼编写故事,从小金鱼自述上升到水污染的话题,出奇制胜,独特的写作视角不仅能激发创作热情,而且能丰富作品的内涵。

四、减少命题作文,扩大自由空间

习作教学应依托教育实际,坚守循序渐进,全面创新的原则,从学生实际着手,让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身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在具体的习作教学活动中,可选取半命题这种较为灵活的题材,减少框架束缚,尽量让学生独立拟定题目,例如,《我的……》、《难忘的……》,也可设计主题性话题。当学生面临的束缚减少以后,才会畅所欲言,进而写出优秀的作品。

结语:

在创造中大胆模仿,在模仿中充分创造,学生们自由翱翔,减轻了对作文的抵触情绪,寻找到了一条理想的创作之路,并带来了无穷乐趣。而语文教师应明确这一点,带领学生主动模仿,合理创造。

参考文献

[1]  葛金枝.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教师,2015(9):77-77.

[2]  廉愛敏. 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34-134.

[3]  卢国平.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 教师,2016(4):26-26.

[4]  杨春花. 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38-38.

猜你喜欢
模仿创新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