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德育工作自然的融合到各科教学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与德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品格。作为教育主体的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化需求,适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将德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教学的目的,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教育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在语文新课标要求中就曾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我们精神境界的花园,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向,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独立判断的能力,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部对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有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要加强小学生在学习、劳动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孝顺父母、尊敬老师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生活知识、时政热点、爱国案例引导学生,并进行不断的渗透,让小学生感受鲜活事例带来的震撼,并主动在生活中践行。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德育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间段教师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家长,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在课外进行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为国家服务。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德育培养缺失造成的,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很难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处理事件和问题时难以形成正确的引导。面对复杂的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用新的思路引导小学生形成爱国、爱家、爱校的意识。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充分利用课堂融入德育元素,加强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环境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进行积极的引导,既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景教学,通过挖掘小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好奇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感同身受的接受洗礼。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课文中蕴含的感情来渲染氛围,使德育在无形中渗透。语文课文的内容是丰富而庞大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所蕴含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让学生模拟场景,主动融入教学中,使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悟到课文的内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在学生当中树立积极的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学习建立高尚的品德品质。
2.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育效果。单一依靠课堂的教学是无法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真正的实践来增强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与课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类似“我爱祖国”演讲比赛、“爱国故事”分享会、“文化小标兵”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锻炼中提升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让学生敢于“秀”出自己,提高小学生在舞台上的展示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要选取优质的课外电影,如《厉害了我的国》、《我和我的祖国》
等,推荐给小学生观看,让小学生在视频欣赏中感受爱国的热情和祖国的骄傲。同时要不断扩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德育的目标,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并进行一定指导,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更多的汲取知识的养分,引导小学生要除了关注故事内容的本身,还要去从作者的层面理解故事的内涵。丰富的书本内容、精彩的视频推荐,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还可以达到提高德育的目的。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拓宽小学生接触的视野。众所周知,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学生的作文很多来源于自身学习、生活的感受,但由于中国家庭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接触社会较少,了解时政新闻不多,大大的限制了学生书写内容的空间,而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也就无法写出生动的作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的素材和视频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生动鲜活的案例,然后形成小组讨论,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对新媒体的接受甚至比课堂还要容易,新媒体的融入不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为小学生接受新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小学生作文的素材,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4.利用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进行德育滲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善待自己的学生,为人师表,礼让他人,作学生的典范,积极学习相关德育教育的文件精神,主动把自己的言行与德育榜样做比较,补齐自身的不足。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或参加研讨、外出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素养,使其成为一个德育为先的教师典范,并把自己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为学生做好榜样,上课过程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讲台物品摆放有序,对待学生温和有礼,认真备课,勤恳工作,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不断受到熏陶,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责任心强、勤恳认真的教师形象,最后达到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目标。
总之,语文这门课程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思想性、文学性、教育性上都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德育渗透教育的主阵地,不仅仅要教会小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品格,传承中华灿烂的文化。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古代诗词文化、中国礼仪传统等方面入手,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水平,一方面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林巧艺.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德育渗透[J].黑河教育,2019(5):38-40.
[2] 董丽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9(04):130-131.
[3] 宗爱芳.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德育渗透研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参考,2019(2):50-53,82.
作者简介:蔡双真,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现工作单位为泉州市环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