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娇
【摘 要】目的:讨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加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实施黄疸诊治处理的新生儿98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儿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给予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运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接受诊治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提升16.33%(P<0.05),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加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局让人满意,对患儿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89-02
黄疸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病症,包含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两种类型,而且在早产儿及体质较弱的新生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新生儿黄疸的诱发因素为体内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新生儿肝脏系统相关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肝脏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新生儿体内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则极易发生非结合胆红素堆积现象,致使非结合胆红素难以排出[2]。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实施黄疸诊治处理的新生儿98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儿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49例。参照组男女患儿例数之比为25:24,年龄均数为(10.45±2.12)天;观察组男女患儿例数之比为26:23,年龄均数为(10.66±2.29)天。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吮吸等。观察组运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出生24h内,应感受阳光的照射,照射时间以半小时为最佳。观察新生儿胎便的首次排出时间,如果新生儿24h内未出现排便现象或者72h后胎便未转变为黄色,应对新生儿的肛门实施按摩处理,并对肛门括约肌实施刺激处理,或给予患儿开塞露。观察、记录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指导产妇开展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工作。对新生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患儿家属的健康意识。给予新生儿抚触护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抚触护理经验,并掌握正确的抚触护理手法。给予患儿水疗护理,将患儿置于温水中,并使其维持仰卧体位,托起患儿的颈背部位,对患儿的双侧上肢实施按摩处理,按摩顺序由上至下,辅助患儿完成上肢的舒展运动。随后按摩患儿的足部及腿部肌肉,辅助患儿完成下肢的伸展运动。
1.3观察指标
記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
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显效:患儿面色呈现微黄迹象,血清胆红素水平不超过119μmol/L;有效:患儿的面色呈现稍黄迹象,血清胆红素水平处于119-171μmol/L区间内;无效:患儿的皮肤部位存在黄染迹象,巩膜黄染明显,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171μmol/L。
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结果
2.1 两组的诊治结局对照
2.2 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
接受诊治前,参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95.73±57.33)μmol/L,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90.83.32±54.10)μmol/L;接受诊治后,参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58.88±23.06)μmol/L,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03.27±24.53)μmol/L。可见,接受诊治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作时间通常为患儿出生后的二到四天内。如果新生儿存在感染、窒息等症状,或者在某类药物的作用下,致使患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非结合胆红素将不断渗入脑组织,进而诱发胆红素脑病,严重情况下将对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作用,致死风险较高[3]。有研究指出[4],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还与体内的红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红细胞水平偏高的新生儿患有黄疸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部位黄染、巩膜黄染等。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低血糖情形,同时能够改善患儿体内的肠道菌群,对患儿的胃肠功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作用,促进患儿的排便能力,进而加快胆红素的排泄进程,削减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可能性[5]。给予患儿水疗护理、抚触护理,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胃泌素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加快胆红素的排泄进程,对患儿康复进程的加速具有重要意义。对本次实验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接受诊治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提升16.33%,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加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局让人满意,对患儿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凤.对接受冷光源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39-240.
[2]黎月银,梁玉云,区凤玲.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5):161-163.
[3]金玉梅.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14):2230-2233.
[4]郝丽.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3):97.
[5]陈少娟,廖大隆,陈小茹,龙爱华.中药退黄方汤剂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行性[J].北方药学,2019,16(0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