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班主任工作中“严”与“爱”的统一

2019-10-21 05:09张杰洪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教育

张杰洪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引路人,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严”和“爱”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爱之必严,严亦是爱”。教育学生既严又爱,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镇山法宝。

关键词:严而不厉 必以规矩 严而有度 “亲其师,信其道”“嫌贫爱富” 父母型 保姆型 暖水瓶型 “爱必严,严是爱”

一、我来谈谈对班主任工作中“严”的理解

(一)严而不厉

“严”是指对学生严格要求,是班主任按照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不是板起面孔,横眉怒目给颜色学生看,更不是训斥,谩骂甚至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手段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严厉最易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这种强硬、武断和偏执的严厉态度,同时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

(二)必以规矩

严格要求学生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篇》)。该方的就方,该圆的就圆,是灵活不得的。古人说的“严师出高徒”,把“严”比作出好人才的条件。这都说明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很具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现: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其本身潜在着自觉、奋发向上的意向,都希望有个严格和负责任的班主任管教他们,使他们学有所成。班主任如果对学生不严格,学生就得不到高标准的要求,得不到高标准的行为规范。我每接一个班,总是喜欢和班里的同学促膝谈心,征求他们的意见,预测他们的意愿。他们共同的心声是:“张老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希望你能严格地管教我们。如果你对我们不严格,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散漫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而,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我再谈谈对班主任工作中“爱”的理解

(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比如父爱和母爱等。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等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同时我认为这种爱不单纯是感情上的沟通、施予,还体现着班主任对学生的期盼和鞭策。因此,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样。

(二)“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有人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1.父母型。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认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2.保姆型。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3.暖水瓶型。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三、我最后谈谈对班主任工作中“严”与“爱”的辩证关系

“严”与“爱”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严”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没有“严”的要求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教育也无效,二者缺一不可。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丧失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班主任对学生只严不爱,就可能成为整学生的手段,或成为不顾条件的苛求责难。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

结语

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与条件。但只爱不严是不行的。如果失去严格要求的爱,就容易形成无原则的迁就、溺爱、对学生施行“讨好政策”,放任自流;如果只爱不严,学生会感到班主任对他们不负责。总之,班主任只有准确的把握“爱”与“严”的尺度,方能弹奏出一曲和谐优美的班级管理之歌。

参考文献

[1]管宗珍.走师生共嬴的高效发展之路[J].班主任,2014.

[2]李彩苋.浅谈班级管理的艺术[J].中国教育报,2010.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教育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