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
摘要:目的:研究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我院诊治的58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原研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CCR反应率为55.17%,对照组CCR反应率为58.6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R反应率为27.59%,对照组PCR反应率为24.1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疼痛、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效果确切,与采用原研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并且国产伊马替尼的价格便宜,患者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较小,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坚持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国产伊马替尼;原研伊马替尼;有效性;安全性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9号染色体长臂(9q34)与22号染色体长臂(22q11)相互易位形成了短于正常的22号染色体,即t(9;22)(q34;q11),被称为费城染色体,是本病的标志性细胞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增高、外周血分类中有粒系不成熟细胞、脾脏肿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包括贫血、出血、脾脏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占成人白血病的15%左右,发病年龄在45-50岁之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期,患者主要死于急性病变。TKI治疗CML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目前,伊马替尼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1]。但是原研伊马替尼的价格十分昂贵,很多患者难以承受,从而导致中途放弃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国产伊马替尼逐渐应用在临床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58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详细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5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两组,每组29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是16例和13例,年龄上限为55岁,下限为33岁,平均(42.53±5.34)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是17例和12例,年龄上限为57岁,下限为34岁,平均(42.64±5.23)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胸骨压痛、脾脏肿大、出血等症状,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承诺自愿配合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等,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明确诊断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年龄超过16周岁,主要脏器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患者以及没有得到控制的重大疾病患者和感染患者;排除了妊娠期妇女、精神病患者以及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而调整用药剂量甚至停药的患者。
1.3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国产伊马替尼(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00)治疗,初始使用剂量为每天400mg,然后逐渐增加剂量到600mg,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脏毒性反应,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则需要适当减量,一般为每天300mg,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时间持续一个月,则需要停药。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并且还需要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原研伊马替尼(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使用剂量和方法与观察组患者一致,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4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映情况。评价标准:CC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是指Ph染色体阳性细胞消失;PCR(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是指Ph染色体阳性细胞占1%-4%;MCR(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是指 Ph染色体阳性细胞占35%-90%;NCR(无反应)是指Ph染色体阳性细胞仍占90%一100%。(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映发生情况[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映情况
观察组CCR反应率为55.17%,对照组CCR反应率为58.6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R反应率为27.59%,对照组PCR反应率为24.1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映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疼痛、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属于一种髓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白血病,占成人白血病的15%左右,发病年龄在45-50岁之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期,患者主要死于急性病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贫血、出血、脾脏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存在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髓系祖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并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比例出现异常情况。对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结果可以发现患者白细胞增多以及中晚幼细胞的数量增多[3]。对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过去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干扰素 一α治疗,但是使用干扰素 一α的副作用比较大,安全性较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疼痛、肝脏以及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干扰素 一α治疗方法在临床上逐渐被淘汰,伊马替尼成为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药物。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进口伊马替尼药物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但是价格昂贵,很多患者难以负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国产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伊马替尼是是一种BCR-AB1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物,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选择性的抑制BCR-AB1基因阳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长,逐渐诱导其死亡,从而实现抑制白血病发生急性病变的目的,延长患者的生命期限,降低死亡率。另外,伊马替尼副作用相对比较少,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少。并且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半年之内,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耐受性越来越好,不良反应逐渐减少。临床研究表明,一旦患者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需要立即使用伊马替尼,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患者的病情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阻止疾病进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CCR反应率为55.17%,對照组CCR反应率为58.6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R反应率为27.59%,对照组PCR反应率为24.1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疼痛、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采用国产伊马替尼和原研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效果确切,与采用原研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患者血液学缓解情况、细胞遗传学反应好转情况以及副作用与原研伊马替尼治疗效果差异不大,并且国产伊马替尼的价格便宜,患者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较小,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坚持治疗,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可以将国产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优良选择。
参考文献:
[1]金芳芳,赖斌斌,张莺莺,夏和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进展期疗效比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02):146-150.
[2]王亚敏.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82-83.
[3]张雪飞.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