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锦平 景秀 左国龙
【摘 要】制造型企业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成绩。但部分企业在运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过。文中分析精益管理理念的内容,探讨制造型企业运营中精益管理理念的运用及完善措施。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精益管理;运用措施
精益化管理理念是对传统粗放型管理理念的重塑和创新,作为现代化管理理念,精益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定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点和误区,并给予针对性的改革,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
1 精益管理在制造企业运营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实现生产宏观把控
制造企业实现精益管理,通过将精益管理理念深入各个工作单元中去,以促进制造企业产品的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市场大环境。通俗地说,精益管理可以实现各个流程的精简化,合并和去除一些程序和内容上不必要的冗余,从整体上促使企业运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使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改善企业的口碑和信誉,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生产宏观把控实现。
1.2 有利于实现生产优质管理
制造企业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作为支撑,如果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资源供应不及时就会直接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制造企业实现精益管理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对财务和资源调配进行控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消除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而体现出生产制造过程的明晰性。
1.3 有利于制定生产正确决策
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开展运营相关工作,不仅可以通过价值流成本管理全面、真实、准确地反馈企业各类信息,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而且信息数据的对称性还有助于及时发现运营风险,准确地衡量对应的策略价值流的贡献度与收益性,进而做出一定有针对性地调整,对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影响制造企业精益管理应用的因素
2.1 全员参与改善
全员参与是实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时必须使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行动统一。使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长期持续的沟通和交流,而培训和讨论又是促进沟通和交流最好的方式。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一系列完善的培训及沟通体制使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和群体智慧,鼓励每位员工积极主动参与。
2.2 管理层的支持
因此企业最高领导者自身首先必须具有坚定不移的推进精益管理改善的决心和意志力。尤其是在导入精益管理的初期阶段,在企业内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时候就需要有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进,更需要企业最高層的果断决策和坚定支持。
可以在企业最高层的坚决支持之下,成立专门的精益管理推进组织保障精益管理的有效实施。精益改善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必须“现地现物现实”的扎扎实实的做,而公司高层的“三现主义”在精益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是最重要的,高层必须深入现场参与其中,定期到现场视察,参与精益管理项目推进汇报会,把握了解项目进展。
2.3 选择合适方法
开展精益管理时,首先必须认识到精益管理不是单纯的工具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精益管理的本质和内涵,才能理解每一种工具的使用目的,根据使用目的判断是否适合于本企业,并根据本企业情况进行改良,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方法。中小企业在开展精益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在把握住精益管理根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大胆发展创新,打造出适合于本企业的工具和方法,最终要构建起一套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益管理模式。
3 精益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3.1 创造精益管理应用基础条件
首先要为精益管理的实施创造基础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等原因,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也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中小企业在开展精益管理改善时应注重通过持续学习来培养人才。另外中小企业大多基础管理薄弱,首先需要强化现场管理,为精益管理工具方法的顺利实施落地奠定基础。
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全面的 5S 现场管理使企业具备实施精益管理的组织与文化条件。一方面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对精益理念、方法的培训与宣传,创造精益氛围。并通过在实践中的自主学习,强化新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达到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要开展全面的 5S 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对生产现场及办公区域进行改善,并制定标准来维持改善成果,通过严格的检查标准对 5S 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5S 活动得以有效维持。
3.2 成立高层直属的精益推进组织
要设立专门的推进组织,从组织结构上保障精益管理活动的有效推进。为了有效的推进精益管理活动的展开,需要有一个符合企业情况的推进组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活动。精益管理的推进组织必须与企业本身的组织结构具有一致性,企业的最高层作为精益管理活动推进的最高负责人,各个部门的一把手是推进执行负责人。
同时,为了更加专职和有效的促进精益管理活动的推进,还需设立直属于最高层的推行事务局,专职负责精益管理的推进实施与支援。精益管理推进组织负责精益管理活动的全盘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价与指导等。精益管理推进事务局每月组织召开会议,由具体活动执行人员汇报活动进度,由高层进行把控点评,还要重点提出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寻求高层及其他部门的支援协调。
3.3 开展管理诊断把握现状需求
通过开展管理诊断,明确精益管理改善的方向。在开展精益管理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企业整体的管理情况,把握问题,所以需要对企业进行管理诊断,了解企业的“体质”及管理水平,才能谋求具有针对性、可执行性的精益管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合适的精益管理工具。进行管理诊断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把调查所得的数据与管理理论或目标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开展精益管理改善的方向。进行诊断时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是业务流程分析法,利用价值流程图对企业整体情况进行梳理,或者可以预先按照所诊断的主题和项目设计一些诊断表,利用诊断表进行诊断,如质量管理诊断表,现场 5S 点检表等。
3.4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标准与制度
为了有效提升工厂对产品的监管效率,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督标准与制度。在严格按照《合同法》等相关条例的标准下,企业按照市场和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系统的监管机制,前期一定要去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避免出现一叶障目等情况的出现。在采取一定规格的封闭式管理情况下也要定时抽查质检,并及时将情况进行反馈,将监管贯彻落实到产品整个环节。
例如可嘗试通过构建科学化的动态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帮助产品生产企业实时监控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保证其质量水平。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大数据、信息收集技术等来及时对于客户的一些售后产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反馈。并且还应当构建相对具体的奖惩机制,实现归责到人。如此一来,方能更好的赢取市场与客户的青睐,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4 结语
总之,制造企业运营流程复杂,实现精益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对各个流程资源的优化配置、风险防控以及正确决策制定。但是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精益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必须及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制造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兵.精益管理在企业效益提升中应用研究[J].营销界,2019(42):231-232.
[2]于杨,刘晓兵,代智辉.基于精益管理的离散型制造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建设研究[J].现代商业,2019(08):94-95.
[3]张原肇.精益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173-174.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