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菊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3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37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蛋白(UmAlb)、血清尿素(BUN)、血清肌酐(Cr)检验,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ysC、UmAlb指标变化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BUN、Cr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中具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判断患者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血清尿素;血清肌酐;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血尿等,具有病程进展缓慢且不可逆的特点,会使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临床中应通过早期诊断控制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当下,临床中主要通过生化检验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血液中的指标有多种,应选取一种诊断准确率高的指标作为判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探究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选择为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和37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的年龄为43-73岁,平均年龄为(58.91±3.25)岁,平均病程为(3.95±0.36)个月;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中,男性体检人员为18名,女性体检人员为19名,健康体检人员的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58.06±3.85)岁,实验组与对照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仪器:使用仪器为贝克曼生化分析仪器,型号为5800,使用试剂均为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等相关试剂盒与标准品,试剂均为贝克曼公司提供。
患者检查前均禁食、禁水,于第二天早晨采集血液及尿液。血液采集部位为肘静脉,采集血液剂量为5ml。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血肌酐检测方法为肌氨酸氧化酶法,血清尿素氮检测方法为谷氨酸脱氢酶法。上述指标检测过程中均符合实验相关检测标准,结果与试剂说明书参数进行对比,记录检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参与本次实验的3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和37名健康体检人员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算,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指标变化水平,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数据变化水平相对较高,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与尿常规检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常用诊断方式,血液检查中主要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有效分析,血清胱抑素C可通过肾小球进行过滤,最终达到清除的目的,但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在一定程度受损,经血清检测可发现血清胱抑素C含量顯著上升。
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非常基化蛋白质,由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该物质在机体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不受年龄、肌肉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血液循环可经由肾小球过滤,在近曲小管处被重新吸收,血清胱抑素C在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从本文的探究中可以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机体中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中应用价值极高,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民,冯陆,李卫. 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5(9):1190-1191.
[2]张成禄,王前,谢健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28(3):233-234.
[3]涂静华,厉茜.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14(31):243-243.
[4]沈宁阳.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检验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8,8(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