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锡林
摘 要:当今时代,信息化教学开始走进课堂,并在教学中发挥着其资源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的特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利用好信息技术优势,能为小学语文高年级“教与学”带来很大的提升空间,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语文老师必须要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完成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更新,为小学生提供全新的信息化教学体验。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与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是在小学生学习阶段开设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知识积累,文化认知,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断优化“教与学”方法是老师必须要重视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语文老师要抓住这一时代优势,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准确调整“教与学”的方式与内容,从而构建出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整施教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探究启发性语文课堂
新课程以来,学生对课程的主导作用被老师开始重视起来,如何转变以往的教与学模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老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上的引入,语文老师结合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开始着手探索新型的启发式语文课堂,即用信息技术课件做引导,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自主的知识探索,语文内涵的挖掘,并跟随课件信息和老师合理的问题启发,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对锻炼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启发式课堂建立中,老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准备工作,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地球各时期不同生态环境的对比图像,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结合信息化课件思考地球生态问题,并给予学生一些思考方向,如“地球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哪里”,最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积累中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依托于互联网环境,具有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老师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是当今时代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程中的正确展开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网络资源中挑选出能激起小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内容,并做好视频课件的编辑和处理工作,在进行相关课文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课件对小学生讲进行知识拓展,同时让小学生受到课件的吸引,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例如,在学习《伯牙绝弦》一课时,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以古代乐器为目标,从网络中筛选资源为学生进行拓展,节选部分优质的音乐文件与演奏影像为学生进行展示,从而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小学生对古代乐器文化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有效性
(一)从信息技术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悟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更新,同时也是将语文枯燥的文字知识通过屏幕生动具体的展示给小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渠道来让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优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将其中各人物事迹通过影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将革命先辈有血有肉的展示在学生眼中,这种具体形象的影片播放,能让学生感受到革命时代,我国众多革命先驱者艰苦奋斗、迎难前行的宝贵品质,从视觉和精神层面对小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影响,这对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品质上有积极意义。
(二)从信息技术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视听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其有效转变了以往单一性的“教与学”模式,将语文课堂交还给学生,同时老师借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性,对课堂学习方向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探索与思考,这种自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知识学习模式,在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上有极大的作用,能提高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小学生将学习到的语言表达、语言认知等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进而处理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用语文思维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既能对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也有积极意义。因此,老师必须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特点,将其有效融入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
參考文献
[1] 李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J].现代教育.2017(05)
[2] 吴小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