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
四年级开学后,每每有批改习作的任务,便惊觉任务繁重不堪。习作批改犹如一颗沉稳的大石压于心间,让人如负重荷、如鲠在喉。原因为何?只因当看到一篇又一篇没有情感没有灵魂甚至连准确的用词都没有的习作时,便会怀疑自己的努力。写作不应该是心泉自然随性的流淌么?不應该是诗意盎然、余音绕梁的浅吟么?不应该是心之所至、意之所至的回响么?不应该是一马平川、浑然天成的倾诉么?为何我费如此大的心力批作文、讲作文、读作文,一些学生的作文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停、止步不前呢?
我校李玉玺老师的讲座和公开课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学语文终归是学语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之前以教内容为主的陈旧理念。语文课的宗旨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载体的。李老师倡导借助文本学表达,借助文本学习作,借助文本以实践。只有利用文本真正把语言教到位,利用文本将高质量的实践落实到位,学生的习作才会源头盛而文不竭。正如洪镇涛老师所言:“抓住了语言,才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不仅如此,抓住了语言,才抓住了摆脱低水平习作的根本。
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李老师首先另辟蹊径,以观察“葡萄的卷须”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让人倍感新奇。图片中,湛蓝的天空下,几朵棉花糖般柔和的白云飘荡着。温和的阳光里,一株葡萄的卷须努力向上生长着。李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学生因观察点落实不到位,观察方法有待总结提升,写出的句子可圈可点的并不多。接下来的整堂课,李老师都紧密围绕“如何仔细观察、准确生动的表达”展开,并将片段描写“葡萄的卷须”作为本课的习作实践基地,边教例文边教习作:讲到叶圣陶先生从颜色、样子、位置三个方面观察爬山虎时,李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此类观察方法,修改“葡萄的卷须”片段描写中的细节描写;在讲述“反面”这个词语时,引导学生体会叶圣陶先生用词的准确性,进而修改片段描写中不准确的用词;讲到体会“这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时,李老师要求学生再次改写“葡萄的卷须”片段描写,力求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之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如此几番循环往复,李老师将文本和习作深度融合。将大段的细节描写掰开揉碎教给孩子,并立马给其实验的“稻田”后,学生的片段描写有了质的提升,甚至出现了“葡萄的卷须长在叶柄的反面,像钓鱼的鱼钩一样。它在空中随风舞动,我想它是不是想去钓一朵天上的白云”这样观察细致且富有灵性的语言。
根据文本教语言,根据文本教细节,并随之给学生创设一块块耕耘的土壤,一行行试验的稻田,将文本和习作练笔形成有效的碰撞和链接,最终形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真正敢于拥抱语文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就是李玉玺老师一直倡导的“1+1”助学策略。1+1,加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1+1,不是简单重复的叠加,而是将语文教学变成了一池活水,流淌于学生心间。
教材就是学习习作最好的范例。不只是《爬山虎的脚》,部编本教材中还有许多许多的细节值得仔细品味:部编本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中,关于老师傅的描写中提到了“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一个“锃亮”将一个爱惜自己的劳动工具、经常擦拭自己的劳动工具、将剃头作为自己一辈子事业的老师傅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中,对于奶奶打杏的动作有这样一句描写“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一个“颤颤巍巍”将一个年事已高,也许背已驼、头已花但心地却宽厚善良的老奶奶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极富张力却又微小的细节都是教学时极容易忽视的。假若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关注到这些细节,并且及时指导孩子运用准确的词语仿写人物片段,我想学生的写人能力会有质的提升。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中,有对“陈明”生气时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了两下,一把抓起书包,头也不回的走了。”学此段时,如果我们能及时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亲人或朋友生气时的场景,并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出来,学生的写事作文可能就不会再如此枯燥乏味,读之就不再有味同嚼蜡之感。
学生低水平的习作,暴露的也许是教师空泛的教学,暴露的也许是学生词汇的匮乏。只有依据文本攒词汇,依据文本学表达,每位学生才能一一获得进入高等文学殿堂的门票,才能摆脱低级表达,在习作的世界摘种一棵接一棵高雅脱俗的心灵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