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议发问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10-21 03:46王迎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启迪技巧语文教学

王迎春

摘  要:古语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又如“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里所讲的疑,即是对不解之处的思,也就是善学者须有发问精神,才能有所长进。我常想,作为善教者的老师,善于发问不也是开启学生智慧、启迪学生思维、探求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作为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体验,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善问者,通过问答式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随心所欲地发问不等于善问,只有有效的发问才能称得上善问,才能让发问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那么如何善问,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技巧;启迪

一、巧把脉、有的放矢。

要想台上出彩,需台下出力。首先,教师对于文本要认真解读,深入探究,明确教学目标,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理解某一个概念,或者是引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或者是下一个问题“铺桥”等等,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根本起不到提问的作用。如在讲述《秋天的怀念》一课,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是秋天?有的学生答:秋天母亲去世了,有的学生答:秋天我生病了;有的学生答:秋天我成长了......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在怎样的情形下做到的?让我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这样,学生在问题中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寻求答案,进而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学生也收获了很多,并且联系生活感悟到如何珍惜亲情。

二、巧切入、循序渐进。

教师上课,既要熟悉文本,更要了解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在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规律。如一位老师在讲解《散步》这篇课文时,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如果让你换个题目,你会如何拟写?学生思考之后纷纷发言,有的从人物入手拟写,有的从主题入手拟写,有的从矛盾点切入拟写等等,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多角度拟题的方法,并在比较中明白题好文成一半的道理。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设计问题:为什么妻子在外总是听我的?说明妻子的善解人意。母亲看了我,摸摸小孙儿的头,然后说还是走小路吧,此时的而母亲心里想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既认识人物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而性格,也明白了家庭成员在处理细小问题时的重要性,进而懂得在遇到矛盾时如何化解矛盾,保持家庭和谐友爱的道理,真是一举两得。

三、巧设疑、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突出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文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课堂中,教师抓住一点巧妙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而挖掘文本深层次的知识。如著名教师李凤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七颗钻石》的课堂设计,围绕“七”设疑,为什么是七颗,而不是八、十颗,“七”有何特殊的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极尽所能去探究,寻找答案,进而去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仅是学到了课文本身的知识,更探究到文本之外的很多知识,比如七在圣经中是个完全数字,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万物,一周有七天,宗教赋予了这个数字神秘、深刻、神圣的意蕴。音乐符号有七个,北斗星为七颗等等,都是一种道德向善寓意,而钻石联想一颗恒久远,和星星一样是美好心灵的象征,这样学生在轻松中获得知识的体验

四、巧启发,深入探究。

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课堂中教师就要有效发问,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教师要巧妙启发,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一类问题,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即使学生在回答简单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学生创造出更加深邃、精确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让学生去主动“索取”知识,收获学习的果实。如一位教师在讲《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设计了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友人如此出言不逊?学生除了答出这人无礼的一方面,还可以从身份、性格等方面去探究,进而分析出可能这人身份地位高,还有就是可能性格比较急躁,说话随意,或许是两人关系特殊,不拘小节等等。还有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有老师设计问题:为什么父亲老境颓唐,我与父亲之间关系如何?进而挖掘背影这篇课文写作时背景,懂得年轻时我对父亲的误解以及成年后在父亲逐渐老去之时的悔悟,明白了父爱的深沉,让学生明白文本背后作者的那份无奈与感激的复杂情感,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至真人性,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是一种锤炼。再如我在教《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去了解海伦凯勒的特殊身世外,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资料,了解莎莉文老师的特殊身世,进而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再塑生命,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而且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有许多再塑我们生命的人需要我们去感恩,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成就了我们自己,进而让学生关注生活,进行写作训练,读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真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巧追问,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课堂上,有时候会遇到教师设置问题之后,学生出现不同的意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教师巧妙追问,能让学生在讨论中百花齐放。如我组织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时,我给出了六个词语:鄙夷、怅然、愁苦、怒不可遏、低眉顺眼、恼羞成怒,要求学生选四个,并且用上一种常见的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生态的花,不超过80字。学生在下笔时,首先要解决的是词语的意思,不懂之处主动去查字典解决,然后要选择对象、场景去表现。其中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写的:前一秒,他低眉顺眼、委曲求全......有意见,然后我就趁势追问,让这个学生去说出理由并修改,然后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讨论,进而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丰满人物,完善情节,之后重新下笔,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次,有个学生上课吃零食,我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设置了问题你们最喜欢吃什么?这种美味诱人在何处,最深刻的是哪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等等,这样围绕学生的错误行为在追问中完成了写作训练,其中一个学生下笔成文《烤肉记》真是形象生动,妙语连珠;《兴县羊杂碎》真是吃出了美味,品出了生活。《铁板鱿鱼》更是让人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将错误变换角度并进一步追问,让学生反而有兴趣去感悟生活。

六、总结

善用发问,巧妙入题,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复的研读文本,找准突破口,设计有效的问题,同时及时关注学情,调整思路,适时引导,方能为语文课堂搭建起教学相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庞建华

[2]  如何进行课堂语文提问         翰林学库

猜你喜欢
启迪技巧语文教学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