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思考

2019-10-21 03:04冉孟秀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瑞瑞儿童家长

冉孟秀

摘 要:要真实地了解自己所带班级的儿童,找到促进其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方式,进行有计划的观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在想要清楚地回忆起每名儿童能够做什么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他们分别会做什么时,将观察所见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观察后记录孩子的精彩瞬间,形成物质文件,能让教师更好地分析孩子们的发展水平、个性品质、学习品质,利用观察记录和家长交流,用于同事间的讨论交流,进行课程设计。

一、运用观察获得的信息为评价服务

观察有助于教师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幼儿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观察记录,教师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个幼儿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哪些方面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案例:好动的瑞瑞(5岁)

六一活动,邀请了老年武术队上台表演了太极拳和剑术,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一阵阵欢呼声,瑞瑞小朋友边观看边跟着一招一式的做起来,在演出结束后,碰到了演出的老奶奶,他主动地的对奶奶说:“你表演得真好!”在美术活动时,孩子们画出六一的精彩瞬间,他画了一个人拿着剑。

分析

依据《3至6岁儿童发展指南》4-5岁幼儿的发展标准,廖光瑞表现出该年龄阶段儿童应有的发展水平。

社会:能大胆的主动与人交流;

语言:能够主动与他人交谈,大胆出表达自己的想法;

健康:有愉快的情绪,大胆表达自己对武术的喜欢,能肢体协调的模仿一些喜欢的的动作;

艺术:能用绘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表现自己对剑术的喜欢。

措施:

对瑞瑞这种精力充沛的男孩子,可以让他多帮助集体做一些事情,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发散他过多的精力,针对孩子们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可以在早操时做幼儿武术操,在户外活动时和孩子们开展民间传统游戏。

二、运用观察获得的信息开展活动课程

案例:

美术活动《纸箱房子》,孩子们当起了了粉刷匠,子萱说:“紫色和蓝色变成了会紫色了”,思琪说:“黄色和红色变成了橙色了”,子萱还边说边唱:“变变变”。他们两个边涂色边说个不停,直到活动结束。

分析:教师是孩子学习活动的的观察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对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其他颜色有了探究的兴趣。

措施: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孩子的话题中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开展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三、与家长面对面分享儿童发展信息,和家长一起儿童设计孩子的后续发展目标

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和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在空洞,家长也能具体的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与家长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从而真正为了儿童发展合力共育。

如果想和家长讨论儿童在数学和科学探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教师就准备该名儿童在数学和科学探究领域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如果想建议家长调整饮食或作息安排,教师就要准备一些自己对这名孩子所做的日常观察记录。

案例:依然(4岁)

在每天的午睡期间,每隔15-20分钟她要去上厕所,入睡很缓慢,在家访时候,我与他奶奶交流了依然的午睡情况,询问她在家睡觉有无这种尿频现象,她奶奶说“有”,我建议给她买点药,她奶奶很乐于接受,过了几天,依然午睡时就能很好的入睡,不再频繁的去小便了。

分析:孩子的身体健康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老师在观察中捕捉孩子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反馈给和家长,更好地保育孩子。在与家长分享完儿童的观察报告后,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儿童在园和在家的后续发展目标。借助对儿童在园情况的真实介绍,教师和家长之间更容易达到共识。

措施: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经常询问孩子的身体情况,给孩子愉快的环境。

四、观察记录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可归纳为关注生存的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儿童的阶段。这也是是教师从入职初期到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

关注儿童的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阶段,所以,教师要了解活动中儿童的表现,只记录事实,不带有任何解释性的语言,结合《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合理发展期望,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有利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聚焦式观察:(美)盖伊.格朗兰德,(美)玛琳.詹姆斯著.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M]。梁慧娟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6

猜你喜欢
瑞瑞儿童家长
寻找晴雨花
家长错了
瑞瑞趣事多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