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

2019-10-21 02:03袁培明孙婷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回顾性阿奇霉素

袁培明 孙婷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总结两种抗生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制定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2513例)、使用克拉霉素患者(1674例)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阿奇霉素(对照组)、克拉霉素(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男性、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9%)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30%),经计算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按不同年龄划分,观察组患者12岁以内和60岁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12—60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经计算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肤附件、肝胆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中枢神经系统、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两组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均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二者相对比,克拉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是涉及症状的系统较多,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其涉及症状的系统相对集中,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可忽视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47-01

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都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菌药物,二者因血药浓度较高以及抗菌种类广泛等因素,如今仍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15元环大环内脂类氮脂类抗生素药物,其主要应用于敏感菌或化脓链球菌所导致的软组织、呼吸道以及皮肤等感染的治疗。克拉霉素则是在红霉素之后的第二代大环内脂类药物,其主要应用于临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呼吸道系统的感染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然而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均存在相应的药理毒性,发生副作用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1]。此外我国现如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不仅导致医疗成本、用药成本以及经济负担加大,还会提升细菌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合理用药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就是对既往于我院应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患者基本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使用两种药物的危险人群以及不良反应特点,分析预防措施,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应用做知道,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使用阿奇霉素以及克拉霉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2513例,使用克拉霉素患者1674例,分为两组:阿奇霉素(对照组)、克拉霉素(观察组),两组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1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108例,包括呼吸系统感染56例、泌尿系统感染24例、前列腺炎2例、阑尾炎2例、阴道炎3例、盆腔炎3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50例,包括扁桃体炎3例、咽炎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38例。

纳入标准:(一)患者拥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二)所有患者均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无合并用药;(三)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必须与阿奇霉素或者克拉霉素有相关性。

1.2给药方法 临床上采用静脉滴注或口服的方式进行克林霉素和阿奇霉素给药。其中对照组患者108例不良反应用,静脉滴注不良反应为68例,口服方式不良反应40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50例,静脉滴注不良反应31例,口服方式不良反应19例。对比两组患者各类给药方式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结果P >0.05,表明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情况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归纳分类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用药等),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采用x?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对照组患者共2513例,出现不良反应108例,其中男性1298例,出现不良反应68例,占比5.24%,女性患者共1215例,出现不良反应40例,占比3.29%;观察组组患者共1674例,出现不良反应50例,其中男性796例,出现不良反应31例,占比3.89%,女性患者共878例,出现不良反应19例,占比2.16%。对照组患者不同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高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总比例高于观察组,不同药物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詳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因素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12岁以内和60岁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12——60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皮肤附件、肝胆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中枢神经系统、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出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更高,并且其导致的不良反应症状相对集中,存在靶向聚集的作用,有较强的毒理作用。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可能和男性生活习惯不良以及用药量较大等因素有关。根据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使用阿奇霉素的60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使用克拉霉素的12—60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同时,使用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多集中在胃肠系统不良反应方面,不良反应较为集中,而使用克拉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集中在皮肤附件、胃肠系统以及肝胆系统方面,不良反应较为分散[2]。

综上,临床应严格执行抗生素应用制度,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密切关注其用药后的反应,争取获得主动,可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传德.探讨克拉霉素和地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429,12432.

[2]李争艳.对国内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212-213.

猜你喜欢
回顾性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太田痣患者1 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1126例儿童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648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