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摘 要:本文回顾钢琴四手联弹沿革,阐述了双鋼琴与钢琴四手联弹的异同,对舒伯特的生平和创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进行概述,旨在引起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钢琴课程教学中对舒伯特钢琴四手联弹的关注,促进钢琴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钢琴四手联弹;舒伯特;钢琴教学
一、钢琴四手联弹的沿革
钢琴四手联弹创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其中两位英国作曲家较有影响,他们是卡尔顿(Nicholas Carlton,1570-1630)和汤姆金斯(Thomas Tompkins,1573-1656)。
1765年5月13日在伦敦希克斯福德大音乐教室,九岁的莫扎特和姐姐玛丽娅·安娜在楚迪为弗烈德里克大帝制造的双键盘羽管键琴上首次将四手联弹带上了音乐会舞台。这场音乐会被誉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四手联弹音乐会。因此,西方音乐史认为钢琴二重奏的辉煌时期开始于莫扎特。在莫扎特之前,键盘乐器的重奏主要出现在教学中,一般不公开演出,是莫扎特首次使四手联弹与公众见面。
18世纪后半叶一直到整个19世纪是钢琴四手联弹的全盛时期,舒伯特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忽视了钢琴四手联弹这一表演形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随着钢琴教育的兴盛,四手联弹呈现出复苏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起源于钢琴教学的演奏形式在当今国际钢琴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二、双钢琴与四手联弹的异同
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在钢琴教学中双钢琴和钢琴四手联弹也成为重要的实践课程,在音乐会中,双钢琴和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常见于节目单,这两种形式容易引起混淆。主要在于它们有着较多的相同之处:一是双钢琴与四手联弹都是由两位演奏者合作表演,人们习惯上将它们都归到钢琴二重奏类别;二是双钢琴与四手联弹都只有单一的钢琴音色,甚至可以用同样的乐谱来演奏。
双钢琴与四手联弹虽然都是钢琴的二重奏形式,但二者之间也并不相同。最明显的是双钢琴演奏是一人一架钢琴,而钢琴四手联弹则是两人共弹一架钢琴;从根本上来说,钢琴四手联弹更侧重于“高声部”与“低声部”的组合,这也是其独特的特征;而双钢琴在声部的组合上则更多样和自由,音响上既可以可出现“立体化”,也可以“重叠”或“高低分明”。
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先由钢琴四手联弹起步,再扩展到双钢琴教学,最终两种形式互补交融,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演奏能力。
三、舒伯特生平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人们崇敬地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四、舒伯特与钢琴四手联弹
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在其音乐创作中数量上仅次于歌曲创作的是钢琴四手联弹作品,他一生共创作了70多部钢琴四手联弹作品,是音乐史上创作最多钢琴四手联弹作品的作曲家。
舒伯特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体裁丰富,包括大量的进行曲、变奏曲、序曲、波罗乃兹、幻想曲、连德勒舞曲等,而且程度深浅不一,皆是很好的钢琴教学题材。舒伯特曾于1818年及1824年两次担任埃斯特哈奇(Johann Karl Esterhazy)伯爵的家庭音乐教师。为了鼓励伯爵两位女儿演奏钢琴四手联弹,舒伯特常为她们提供自己的四手联弹新作,并要求她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四手联弹练习。舒伯特任职的两年期间共创作了许多体裁不一的四手联弹作品,包括一些轻快小巧的进行曲、回旋曲、朗德勒舞曲以及较大型的作品如《降B大调奏鸣曲》(Op.30),《大二重奏》(Op.140)等。值得一提的是,从舒伯特1824年创作的《大二重奏》这部颇具难度的乐曲可以看出,伯爵两位女儿的琴艺在舒伯特离开的几年里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钢琴四手联弹创作的角度看,舒伯特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钢琴四手联弹的创作贯穿着他的一生。从舒伯特还在学校上学时的1810年,创作第一首四手联弹作品开始,一直到作曲家逝世时的1828年,都不断的有这种钢琴作品的问世,这其中,也就留下了不少的著名作品,如著名的大二重奏(Grand Duo D812),f小调幻想曲(D940),A大调回旋曲(D951)等等。他以钢琴家身份在维也纳的首次公开演出就是选择了一首四手联弹作品。舒伯特在世的最后一年(1828年)曾创作了其最杰出的四手联弹代表作f小调幻想曲(D.940)该曲也是四手联弹曲目中单一乐章演奏时间最长的作品之一。
舒伯特钟爱钢琴四手联弹与他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紧密相关。舒伯特喜欢和他那称为“舒伯特专家”的朋友们在一起交流。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曾说过:“并非是那种以两架钢琴竞争式的协奏式联弹,而是用一架钢琴四手联弹,写这种象征友情的联弹曲,十足的说明了舒伯特其人。”舒伯特创作了许多迷人的四手联弹小品,如各种进行曲、舞曲等皆是用来在他温馨的舒伯特协会之夜上演奏的。在舒伯特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想在家中听音乐,那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演奏。在那些有着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家庭里,都会有着几位能演奏乐器的成员,也就是他们负责给整个家庭带来一个晚上的娱乐的。因此,作曲家、出版商为了这个市场,都会涉及这些有着社交用途的音乐领域,而舒伯特可能是我们知道的对于这种体裁贡献最大的作曲家。
五、舒伯特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简介
舒伯特创作的四手联弹作品具有数量多、规模大、题材多样的特点。著名的有大二重奏(D812),三首一套的军队进行曲(D733)灯许多种舞曲、变奏曲的类型,其中一些可称为鸿篇巨制的作品。像六首大进行曲及三声中段(Six Grand Marches and Trios D819),这部作品全部演奏下来要一个小时左右,与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迪亚贝里变奏曲、锤子键琴奏鸣曲一起,被称为键盘音乐领域规模最大的作品之一。还有大葬礼进行曲(Grande Marche Funebre D859),演奏时间超过了十分钟,而与它类似体裁的大英雄进行曲(Grande Marche Heroique D885),演奏下来要将近二十分钟。应该说在马勒(G.Mahler)之前,还没有人像舒伯特一样把这种音乐写作到如此的长度与规模。很明显,当舒伯特称自己的作品为大(Grand)时,那是真格的。他的大回旋曲(Grand Rondeau D951)时长一刻钟以上,而当他把二十分钟长的单乐章作品只叫做A小调快板(Allegro in A minor D947)時,就不得不让人猜测这是否是一个更大作品的一部分了。这些四手联弹++作品中,长久以来一直对听众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应该算是f小调幻想曲(Fantasia in F minor D940),这部有着优美旋律、忧伤情绪的单乐章作品,时长达二十分钟,几乎从没有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消失过。
舒伯特为四手联弹所作的两首嬉游曲(法国嬉游Divertissement a la francaise D823和匈牙利嬉游曲Divertissement a la hongroise D818)是很有特色的三乐章作品。它们的创作灵感大概都来自民族音乐,虽然历史记载上看,舒伯特本人并未亲自去过这两个地区,但凭借着出色的音乐想象力,和从民歌主题中提炼出的元素,这些听来有些交响性的作品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为我们带来了栩栩如生的异国风情和一种轻松自在的音乐体验。
在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没有一部交响乐作品在其生前上演,他的第九“伟大”交响曲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首次上演于1839年,这已经是作曲家死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了。而他的被称作“未完成”的交响曲更是首演于他身后三十七年的1865年。虽然如此,在音乐厅中没能实现抱负的舒伯特,他的许多钢琴作品中却有着很明显的交响乐特性,比如他的“流浪者幻想曲”,而在四手联弹作品中,最出色的非大二重奏莫数。大二重奏,原名C大调四手联弹钢琴奏鸣曲,作于1824年,“大二重奏”(Grand Duo)这个标题是1838年由出版商另加的。由于作品明显的交响性,以及四手联弹这种形式的日益衰微,著名音乐家约阿西姆曾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的形式,并认为这就是被人们寻找已久的“失落的交响乐”的钢琴原稿,而作为管弦乐曲出现在听众面前的这部作品也受到了广泛欢迎,连托斯卡尼尼(A.Toscanini)都将其列入了自己经常演奏的曲目当中。大二重奏这部作品作为一部钢琴奏鸣曲,而听来却是完全交响化的,由于是四手联弹,这里比流浪者幻想曲所体现出来交响性的还要明显的多,整个作品从某个单一乐思到整体的布局,都体现了作曲家对交响乐作品的完美处理和少有的庞大气势,同时也饱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六、结语
舒伯特作为音乐史上创作最多钢琴四手联弹作品的作曲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风格各异,程度深浅不一的四手联弹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皆是四手联弹演奏与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钢琴四手联弹课程教学的曲目遴选中,舒伯特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未明.走近钢琴四手联弹[J].钢琴艺术,2005年 10期;
[2]陈晶.论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的重要性[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
[3]徐怀真.钢琴四手联弹历史源流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年4月;
[4]唐小木、潘屹.舒伯特钢琴四手联弹变奏曲探究[J].音乐生活,2009年12期;
[5]王和松.舒伯特《f小调幻想曲》(四手联弹)赏析及演奏 [J].广播歌选,2009年06期。
*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2017年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音乐学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