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摘要:本首先對电力规划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其次介绍电力规划设计的特点,然后对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具体应用,从而保障电力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 全过程信息化 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因此电力规划设计也需要结合全过程信息化。在城市化脚步加快的过程中,使得电力部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城市建设与电力规划设计相结合,对工业园区和改造后的城市供电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电网规划中不合理电力调配问题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满足城市用电量。
一、电力规划设计的意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电力规划设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电力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可以大大提供电网配置的规范性,从而促进当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在进行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要详细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从而可以使得建立规划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满足当地城市的供电需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电力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促进城市向着多元化、合理化方向迈进。由于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在具体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要对基础设施、地下管道分布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使得电力规范设计更加合理化。
二、电力规划设计的特点
(一)潮流计算
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潮流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采用潮流计算方法主要作用是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电力规划设计中使用潮流计算可以使得在满足基础条件的同时,得出最佳的运行方法。在电力系统运作过程中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并且还可以详细了解负荷变化规律,从而使得变压器评价、系统评价等更加科学合理。
(二)负荷预测
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负荷预测工作是一项必要工作,这是由于负荷预测工作是获得基础数据的重要渠道,因此负荷预测工作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规划工作的进度。由于数据来源范围比较广,并且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负荷预测工作的精确度无法确定。在进行负荷预测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负荷预测方法,亦或者多种负荷预测方法相结合,从而保障数据信息的精准度。
(三)EPGIS获取基础数据
将EPGIS平台开放接口作为获得基础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可以在此过程中融入图像处理和其他功能,从而使得电力规划设计获得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尤为需要注意得是,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基础数据是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科学合理的电力线路的保障。
三、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应用要点
在开展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根据电力规划设计特点,对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全过程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化分析,如果想要使得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更好的应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国家电网数据信息对涉及城市的电力系统数据信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数据保障。(2)建立健全的资源数据共享数据系统,如果想保障电力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这就需要详细了解国家电网对电力规划设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且还应详细掌握涉及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卫星数据信息,同时要对这些数据信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处理,从而保障能够快速搜寻和查找[1]。(3)要对电网进行数字化程序设计,即对城市电力系统的供电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要对城市用电需求和电力负荷能力等进行计算。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可以提高电力规划设计的水平,使得全过程信息化更好的应用于电力规划设计。
四、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一)电力规划设计前期阶段
任何工作在开展之前,都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如何在电力规划设计前期阶段应用全过程信息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具体而言:(1)需要对电力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可以理解每个数据信息,保障电力工作的内容规范化,同时也要对电力规划的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2)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对涉及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要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保障电力规划设计的顺利进行。由于电力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使用GIS进行数据记录,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形成完善的数据体系,使得电力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2]。除此之外,在电力规划设计前期阶段对城市电网的结构、电气参数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考察,可以使得电力规划设计更加规范化。
(二)电力规划设计中期阶段
电力规划设计中期阶段就是电力规划设计,由于前期已经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所以,在电力规划设计中期阶段,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对现阶段存在的局势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对负荷预测和电力需求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而为电力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力规划设计方案,使得线路布局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电力规划设计后期阶段
在电力规划设计后期阶段中,已经基本完成电力规划设计,其后期工作主要是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确定,后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设计方案中的资源使用、人力分配和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并且根据实际对设计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从而保障设计方案成本费用低并且效果良好[3]。除此之外,在后期需要对所有的工作进行收尾整理,通过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建立完善的设计方案资源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相关工作提供资料支持。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全过程信息化,可以使得电网规划全过程实现统一系统化的管理,即对原有存在和今后的管线和站址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实现电力规划设计的智能化,使得全过程信息化应用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用全过程信息化,可以使得基础数据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分析,从而可以使得电力规范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得以保障,并且在此过程中加入潮流计算和负荷预测,可以促使数据信息更加精准,从而保障电力规划线路的科学合理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涛.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19):73.
[2]陈云凤.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03):54-55.
[3]王丹文.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全过程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分析[J].低碳世界,2017(3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