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2019-10-21 23:21张明燕
锦绣·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现代文课文教学模式

张明燕

摘 要:进行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读”但就当前语文现代文教学实际而言,很多教师还是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提问,学生进行回答,使语文现代文阅读课成为对问题解答的串联课,基于此,本文将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对此进行详细性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1 前言

对于学生阅读需要教师做出引导,故而,阅读指导不仅仅体现于课外,同时也应体现于实际教学中,本文首先概述什么是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其显著特征,之后以部编版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为例,探究如何将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语文教学中。

1.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教材中的一篇现代文,着重对学生讲解现代文阅读的方法与阅读策略,进而指导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现代文,进行自主性阅读,强化阅读方法,内化阅读方法。由此阅读模式进一步扩展到除此文章之外的N篇文章,使其形成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其中1指的是课程教材所学习的课文,N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为学生自读课文,其二为课外阅读。

2 小学语文1+N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

2.1针对性

小学语文1+N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着重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所呈现的形象美、意境美,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2.2专业性

通过1+N教学模式,能够切实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习惯,使其逐渐形成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

2.3实用性

将1+N教学模式融入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到的知识应用与实际中,这对发展学生思维以及能力有重要性教育意义。

3 小学语文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

3.1开展过程—以部编版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为例

3.1.1概述案例

秋天的雨,是一把要是,他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1.2开展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过程

(1)结合所读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其一,根据所读课文推荐相关阅读。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是根据原著节选而成,这时,首先可以推荐文章同类型进行阅读,在学生读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后,教师可推荐关于与季节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供学生阅读,例如,《儿童的季节》,《古诗里的春天》等,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可先从作品背景、大致内容进行,从中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片段进行扩展性阅读。

其二,根据所学课文进行补充阅读。就《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而言,学生通过阅读,懂得了秋天带来的收获、变化等等。以此为基础,教师继续向同学们提问,从课文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对于其他季节你们又了解多少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也就有了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教学成效。

(2)将学生作为核心建立阅读场

进行阅读材料选择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阅读体验,以此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态度。在进行知识架构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阅读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阅读,这对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教育意义。换句话说,构建阅读主要是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可通过小组合作、同学讨论等等,互相分享自己积累的知识,感受由阅读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和谐愉悦的阅读环境。

(3)1+N阅读教学阶段教师指导要点

其一,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阅读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选择符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当前小学阅读书目逐渐多样化,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目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对自身发展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进行阅读;二是引导学生在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中选择有用的阅读信息,不代表好的阅读作品中的内容、观点就符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其二,对学生进行适当阅读强制。阅读不仅仅与自身知识有关,还有付诸于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仅要求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还要学生具备对阅读的鉴别能力以及选择能力。本文所讲的强制具体指的是,采取相应手段对学生实际阅读成效进行检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要求学生能够坚持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明白1+N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努力方向,教师应该做好正面引导,注意观察学生中良好的阅读行为取得良好成效案例,对此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其他同学对此进行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1]。

3.2开展效果

首先,提升学生自身修养以及道德与品格,另外在阅读中融入道德,法制等教育内容,间接性教会学生做人基本准则。其次,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感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想和观念,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语文阅读中,找到自己爱好和兴趣;最后,在阅读的感染下,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不断提升知识面,扩展自身学习视野,从而提升综合能力素养[2]。

总结

綜上所述,通过1+N”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现代文教学,将课内与课外两者相结合,从中寻找结合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原本的课内教学逐步延伸至课外,旨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佚名.利用“1+N”教学模式走出小学创客教育的误区[J].基础教育参考,2019,290(2):42-44.

[2]林建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4):16-17.

猜你喜欢
现代文课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