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晶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教师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发挥教书育人职能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因此也必须要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根本性的目标和任务。本文将从巧妙运用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实例教学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技巧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将课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上,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整个数学课堂也变得低质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紧紧把握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探索各种科学、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与革新,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巧妙运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情境的还原和创设通常可以转变知识呈现的形式,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和能力,从而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对数学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声情并茂起来,带给学生多样化的感官刺激,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授《除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简单除法的计算方法,笔者利用所媒体将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与对应位置。随后,笔者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几组除法竖式计算,进一步增强对除法竖式计算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竖式计算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运用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通常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最终效率和效果。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并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尝试利用问题驱动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重难点来精心设问,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然后在选择恰当时机向学生提问,营造课堂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动机和学习期待,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倍数与因数》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认知对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在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会根据问题的难度对学生们进行指导,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程的知识。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运用生活实例教学,提高学习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利用生活元素和实例来展开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课堂教学的思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搜集各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元素、实例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创设现实生活真实发生的情境,促使学生以生活角度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主要以小数方面的计算为主展开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展开了探究活动。在我们日常的购物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商品,它们的价格中都会出现小数点,如一支铅笔的价格为3.5元,一块橡皮的价格为2.5元,如果我們购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那么总价该如何计算呢?这时学生们立即结合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计算,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生活实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项根本性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工程的重要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为指导,通过巧妙运用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实例教学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升级,最终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58-159.
[2]王玉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