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文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是现阶段力户用电需求的方向,在当前智能用电的背景下,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应用系统开始广泛的应用,这就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采集系統进行信息化升级。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概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来的就是我国电力行业营销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我国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的提升以及改善。首先对于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实际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进而实现对于各个用户用电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析。这样实现了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用电数据采集的系统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其中有主动上报模式、随机召测模式以及自动数据采集模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存在的问题
(1)系统档案问题主站系统基础档案不完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使用的初期,由于建档人员未经过统一的培训,从而导致专、公变表计参数错误或地址不匹配等问题,造成建档时档案信息和实际表计的信息不一致,最终导致后期进行数据整理与计算时出现错误。(2)主站运行不稳定随着智能化的蓬勃发展,信息采集已经进入无人化,但是采集终端接入数量的迅速增加,所采集的信息量也随之几何倍增,同时主站下发信息查询指令并计算数据时,因为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往往不足以处理庞大的数据,导致系统卡机、瘫痪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对现场情况的及时判断,从而耽误了抢修救援的最佳时机。(3)数据合理性分析不完善虽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正确地记录下用户出现计量表飞转和倒转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作出明确诊断。因此,目前无法消除无效数据,也无法通过计算补全缺失数据。
2.2采集终端及电能表存在的问题
(1)协议不统一目前,大多数采集终端使用Q/GDW1376.1协议,电能表使用DL/T645-07协议和衍生版本。由于协议的标准不完全统一,协议之间需要提前完成相互转换才能正常运行,从而无法完全保证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高效性和成功率。(2)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不同期由于现场设备故障以及电能表时钟电池的原因,造成采集数据异常或者冻结数据不是每日零点的冻结值,影响了用户计算电费以及线损的计算。(3)采集终端与电表模块不兼容由于采集终端与电能模块间存在兼容性问题,而且采集模块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些问题造成了载波日冻结抄表失败,用户用电数据无法采集和传输。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配网运维管理中应用要点
3.1技术措施
(1)做好台户关系核查工作,对于批量数据采集失败的用电区域,采集管理人员首先使用台区识别仪,对用户所属台区进行核查,发现错误及时调整,以实现采集通信的有序进行。(2)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性,在采集设备安装过程中,将集中器设置安装在采集器、载波电能表设备的中心区域,降低设备受信号干扰作用。(3)避免干扰信号的出现。在采集系统设计与安装中,采集管理人员采取加装信号屏蔽设备、减少信号干扰源等措施,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处理,提高通信信号质量。(4)在地下室等信号较弱的地方,一种方式是加装天线和信号放大器,另一种方式是加装远程通信主、从模块,两个模块通过网线连接,从而提高信息采集成功率。(5)做好设备接地技术处理。防雷接地技术处理,是电力系统重要的预防性技术手段;采集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进行接地处理,防雷击接地设备主要安装在专变终端上,用以提高采集质量,进而整体提高信息采集成功率。
3.2管理措施
(1)建立常态化监控机制,采取“一日一统计、一日一分析、一日一核查”的方式,实时监控采集成功率变化情况。公司采集专责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采集系统,通报昨天的采集成功率;其中包含低压、专用变压器(以下简称专变)、公用变压器(以下简称公变)、覆盖率、垮台区等一系列考核指标,考核到供电所,并对当天的采集成功率做出筛查,针对专变和公变总表要求其采集成功率达到100%。如果发现有失败的应在第一时间补招,补招失败要综合判断失败原因并第一时间通知供电所进行处理,要求在当天上午必须处理完成并采集成功。(2)供电所采集专责每天上班后查询昨天和今天的采集失败户,并对比三天的失败户。在08:30左右同时对今天的采集数据全部进行数据补招,特别是低压部分和96点数据,全部补招一次。在09:30左右查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分析模块的失败结果,并对专变和公变总表失败明细作重点处理;96点失败明细判断是因为停电还是终端离线造成的,并查询次日是否成功,如果是连续性问题,就要查找失败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处理;低压失败明细表导出来后要和前三天的对比,重点排查连续性失败户;排查结果要求在上午下班前反馈到采集专责处汇总解决。(3)供电所在每天排查中发现疑难问题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第一时间发给公司采集专责,由公司组织采集专家给予技术支持和现场帮扶,力求尽快解决问题以保证采集成功。例如:公司善厚供电所上报有一户三相四线表长期采集失败,已经连续失败一周以上,供电所无法查明原因。接到报告后,公司组织相关采集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现场和系统参数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一致,排除了档案问题,而后用抄表掌机进行现场抄表能够成功,对这只表旁边的表计进行掌机抄表也能成功,但是在距离这只失败表20m远的地方用掌机抄这只失败表出现采集失败,由此可以确定是这只表本身的问题。随后,用万用表测量这只表的485接口电压正常,测量这只表的U相电压发现电压大于集中器侧电压,采集失败的问题原因至此终于找到了,应该是电缆上接头处有问题,在完成对电缆接头紧固处理1h后主站采集成功了。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1)丰富的通信网接入技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分析目前用采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智能电网与用采系统结合接入技术,将数据、语音和图像等方面的业务融合,实现接入技术的一体化,为采集、监测和控制提供多种安全可靠的通信通道。(2)信息共享与数据融合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处于规模投建阶段,和其他业务系统还未实现融合,因此利用信息共享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分享给不同业务系统,然后融合不同的数据信息,实现营销系统业务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综合应用。(3)大数据处理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遍布全国,有超过3亿户的用户。为了综合利用现有的庞大数据,需要深入研究数据处理相关的技术,如多线程并行处理、海量数据分批处理、存储以及数据备份。(4)移动作业技术传统的计量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低下。基于移动作业平台技术,可以实现现场计量、抄表、检查、加载数据库和培训等功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与负担,进一步提升了计量现场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以及客户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个性化。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国家电网基于智能电表的数据,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公用配电变压器停电信息监控、配电线路停运信息研判及公用配变异常运行工况监测等需求,为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建设内容提供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配网运维管理中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周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37.
[2]秦红,黄琼.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表成功率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41.
[3]谢铭松,谢金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36.
[4]程飞,刘鲁阳,孙希阔.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监测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8(2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