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华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非常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然而,很多小学生自身写作能力不强,往往对作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且,因为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相对较少,且学生阅历较浅,难以写出新意强的文章,所以其语言组织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充分表达真情实感,进而在作文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方法 创新
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文字的组织和运用,在进行作文练习的过程中,在提升了写作能力的基础上,逐渐提升了整体语文能力。老师为了能够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达到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取得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加强。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从当前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作文缺乏真实情感、写作模式化严重、教师示范性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也反映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小学生因受自身生活阅历的影响,心理状态不够成熟,再加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导致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缺乏兴趣,写作水平、文学素养等各方面无法得到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写作缺乏真实情感在作文中的融入,如:人物形象描写过于表面化等,从而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较为枯燥。同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不适宜,导致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模仿优秀范文学习写作,并未将所学的作文技巧真正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写作太过模式化,不利于拓展其寫作思路,导致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从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看,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对语文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的理论性讲解,缺少作文写作示范,引导示范工作不到位,“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导致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二、小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特点
(一)感知觉特点
小学生一般在6岁到12岁之间,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向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转化。主要的特点是小学生的感知觉由不精确向精确发展,由无意识、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一般来说,一二年纪的学生观察事物主要从兴趣出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逐渐能够按照学习的要求去感知事物。
(二)想象力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一般比较片面、模糊,主要是熟悉事物的模仿和再现。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完整的想象力,能够独立开始创造性想象。
(三)情感特点
小学生的情感控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趋向稳定。低年级的学生比较依赖老师,自尊的获得往往来自于老师的评价,而高年级的学生加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和肯定,并且有了初步的情感道德观。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考与探索
(一)创新作文教学理念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作文教学理念,为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深入学习。对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对有限的教学资源加以深入挖掘,使其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更好服务,对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改,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以不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对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教师应联系农村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与写作教学相联系,如鼓励小学生写日记、周记等。例如,在秋天收获时节,许多小学生跟随家长去田地劳作或玩耍。教师可以此为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既能调动小学生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创新作文教学过程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过程加以创新,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必须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而挖掘学生写作潜能,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以全面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首先,教师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以“生活中一件小事”为命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描述。在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写作。其次,教师应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使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并积极与教师沟通。最后,注重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对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拓展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通常,农村小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时,写作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对此,教师可引导小学生从实际出发,并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感悟生活等,不仅能够使小学生真情流露,而且对拓展写作知识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教师指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如举办“读书月”活动,使小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在教室内,并指派小学生管理,分别借阅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可增强写作的深度与广度。
结语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将自身的作文教学方式加以改善,寻找最适合学生写作的方式。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灵感上的启发,从而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吉海霞.小学作文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2]李洪.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3]贝治洲.小学作文教学从何入手[J].小学教学参考,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