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飞 袁晓文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逐渐转换成“工学结合”模式,在进行工学模式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从学校到企业以及学生之间都是互助互惠的,然而实现这个目标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前高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与工学结合模式还没有完全融合,本文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供一些相应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教学 质量监控 评价体系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整体来讲还是没有建设成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在实行工学结合模式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以及难题有待解决,尤其是以往一些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已经不能够充分的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此,对校内的教学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加强完善力度,建设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配套的教学监控评价体系,在完善教学质量的同时构建合适的管理制度,和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管理学生的校外生活。
一、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意义
1.教学比较分散不易管理
所谓的工学结合模式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的,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理论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改变了传统以课堂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了平台,但是,因为所学的专业课程不同,因此,学生实习可能是在校内的生产岗位,也可能是在学校外面实习,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岗位几乎是顶岗实习,数量也不是很多,通常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数量的需求,促使工学结合达到预期的效果。
2.理论强实践弱
现阶段,高等职业学校依然采用以学生理论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为此,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随意,学校对实现课程的考试几乎是不做考试安排,造成学生的實践实训课程极其容易过关。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成绩。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只是考核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实践中现在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比如说员工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等,而当前的职业院校几乎是忽略这一点。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原则
1.全方面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对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每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课程体系、学生能力、教学管理和过程等进行监控与评价,进而达到能够全方面反映出教学质量;进而应当使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的相关部门都积极参与进来,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换成各样式目标实施行动,促使人员进一步全方位的参与,这样才能够在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2.多元化主体的原则
在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为主体,教师和企业的管理者对学生的评价至关重要,包括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涵养等方面进行监控与评价。其中学校对人才培养承担着主要的工作、以面对市场需要作为依据,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培养人才,使之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作为评价和监控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1]。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完善体系构建
1.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以及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定位,以此作为前提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该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全方位覆盖。就高职院校以往传统的质量监控体系而言,结构形式比较单一性,缺乏企业在其中的监控,过于重视高职院校自身的质量监控工作,缺乏外部对其的监控,过于重视课程监控,没有给予校外实习、校外实践等方面的监控力度,基于这样的发展这就需要告知院校建立全方位,将高职院校、企业、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多个角度进行体系构建,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以及教学质量。
通过借鉴当前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办学特征,可采取 “一二三四链型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围绕着整个高职院校一个人才这一整体培养目标进行,将“教”与“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两大监控主体,进而构建被监控主体层面的“自控”、学院与学校层面的“校控”以及校外社会层面的“社控”这三种形式的控制层次,进而实现制度、管理、资金以及后勤这四个保障系统之间科学、协调运行,以此初步形成确定一项目标,确立高职院校不同教学环节的不同质量标准,之后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价,然后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反馈,对“一二三四链型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调控,完成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我诊断、控制、完善,最终实现对该教学质量监控的全方位、整体性的覆盖。
2.熟悉掌握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标准指的是为了达到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目的以及水平而构建的教学管理文件,该文件不仅要适应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具有规范性,符合工学结合的需求;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依据,构建一系列符合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标准,其中包括教材、专业、课程、理论、实践建设等;只有各个环节教学质量规范健全,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顺利进行[2]。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是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企业作为工学结合的一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到构建和改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来,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当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创新提高高校职业教育质量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焦爱新.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4):14,16.
[2]焦爱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完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80-81.
[3]潘健,陆艳.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4):32-33.
作者简介
安飞 (1987.6—),女 ,汉, 籍贯:山东济南市章丘,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齐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