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舟
摘要:体育教学是一种关于身体认知与身体技能教授与习得的实践性活动。本文以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为理论指导,从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来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形成的身体之维:身体既是认知的主体也是认知的客体,还是知识产生的场域。从知识的发生视角来看,这种知识的身体存在之维正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的产生之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价值的转向、技术的应用与学习型课堂的营造三种路径来解蔽缄默知识。
关键词:身体;缄默知识;存在;主体
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身体之维不仅表现为身体作为认知客体的明言知识,还体现为一些运动技能习得经验与体悟这种缄默知识。这种缄默知识带有主体性认知特征,它需要学生通过身体知觉去感受、接收、练习并生成。理解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身体存在之维,解蔽缄默知识有利于拓展知识的广度,丰富课程的内涵,此外,还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的主动建构过程,提升体育课程的人文向度和教学效果,引导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完善。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来源与身体存在之维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来源于作为主体的身体,学生通过身体知觉来获取知识的质料,知觉通过各个器官通力合作,一起将感性认知转化习得知识。
作为主体的身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其拥有的经验、知觉、时空感等“先验要素”的身体去感知、接受自身身体之外的关于身体运动的知识,并通过身体里统觉去生成相应的知识并指导自身身体姿态与动作行为。因此,这种身体“是一种将全部肢体和器官、肉体和心灵、身体和环境、自我和他物都包含于一体的身体”[2],是主体意义上的身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动作示范、肢体语言以及教学的组织安排等这些身体动作行为都源于教师自身学习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同样是建立在对学生客体与知识客体的认知基础上的主体行为。
作为客体的身体:体育教学是关于身体知识的传授与习得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环节。在教师教的环节里,学生的身体首先是被视为无差异的客体,教师向其传授的动作技术能统摄这些客体,是作为被知识与技术支配的客体存在。在学生学的环节里,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技能过程的身体示范,身体姿势这些身体行为是作为一种认知客体而存在,隐没了其教师的主体性。
作为知识存在的身体:身体既是运动的载体也是接受、生成、储存知识的容器,以现象学的视角来看,体育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身体的在场,身体如一根纽带将教师与学生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身体师生进行最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身体既是作为存在者的在场,更是作为一种知识存在的在场,有着丰富的内隐结构。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的产生的根源
从康德的认识我们不难得出,知识的来源不在于认知对象自身的属性而在于认知主体的自身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主体的感性,并通过理性加以把握,形成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的关于认知对象的知识概念。体育运动技能知识,是基于“用力经济性”以及动作美学等标准,依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在综合众多个体身体运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来对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形态、动作节奏,身体运动轨迹等加以概括形成具有普通指导意义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既是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作为自己认知的对象,因而身体的知觉往往不能通过眼睛对自己身体进行投射,而是通过身体自身的本体感受器加以把握。这种基于自身身体本体感知的,难以通过语言加以描述的,经验性的知识被英国著名思想家波兰尼称为“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往往是关键环节,决定着教学的成效。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缄默知识的遮蔽
(一)作为客体的身体遮蔽了身体的主体性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对身体的理解总是局限在其生理效用上,身体被抽象为具有物理性、化学性的自然客体,通过运动强度与运动量的组合对身体施加运动负荷刺激,进而产生身体适应与身体机能改善;通过运动技术的反复操练,建立肌肉的本体感觉,从泛华到分化进而形成运动技术的自动化。在这一种体育认知教学模式的课堂里,关于身体的本体感知被运动负荷、技术概念、动作要点等这些客观知识所遮蔽,忽悠了身体作為能思的主体的存在。学生自身的先天运动经验会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产生正、负迁移,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热情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知识的领悟。
(二)控制型课堂教学结构同一了客体身体的差异性
在标准化、同质化,技术理性主导的控制型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被视为无差别的客体,为了追求同一性,使不同的学习者个体接受相同的教学模式,以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不同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这种注重知识和技能等的传授,追求体适能教学效果的控制型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性、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以及教材本身蕴含的深刻内涵的关注,而这些恰恰是缄默知识生成的重要条件。
(三)日常生活使师生身体沉沦
日常生活的沉沦是指作为主体的师生在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里,逐渐失去兴趣与激情,不是作为一个能思的主体存在。体育教师日复一日地教学,在教学中不去挖掘课程内在价值,在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沿袭过往,缺乏创新;学生将体育课当作一个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缺乏内在性动机,消极、散漫,成了一个被动学习的客体。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的解蔽路径
(一)意义生成:体育课程价值的转向
传统的体育课程,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忽略每一个日常教学的时间里作为主体存在的师生的此在。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只有关注学生的此在,教师才会真正关注学生作为能在者而在的境况。这意味着教师自身需要透过日常教学的面纱,去追寻平常教学过程中所隐蕴本真性存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唤醒学生的能在意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身体活动承载着学生主体之思,让身体自由的展现,让生命力绽放。当教师秉承能在的本真特性,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一个鲜明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意志,能动的去思的主体时,发挥自己能在的创造力,每一堂教学课才可能成为能在境遇,通达自身生命的存在本质,使缄默知识在主体面前得以显露,敞亮。
(二)技术的去蔽:认识自己的身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技术的到场,使我们可以更清晰把握作为认识对象客体的身体的生理特征,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运动手环,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即时心率,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施加的运动负荷对每一个个体机能反应,更加准确把握个体性差异,动态地对课程实行监控与调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动作类练习课程上,有了技术支撑,我们可以借助摄像机,记录动作的瞬间或者运动的全过程,清晰了解运动轨迹、路线、节奏,突破认识主体的本体视觉、知觉的局限,让更多的缄默知识得以展露。技术的到场,还可以将课堂场域放大,通过网络慕课,我们可以克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技艺水平、知识存量的局限,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从个体放大成一个复合体。
(三)学习型课堂:自在自为的身体
课堂是体育教学存在的时空结构,师生的身体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交流、对话,促使知识的生成、流动和显化。就教师而言,在讲授运动知识技术、技能要点等性知识时,要统筹学生认知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依据学生个体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创新;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平等、自由对话的课堂环境;用作为主体身体的形成性评价替代以作为客体身体的机能、技能的终结性评级;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思考,使缄默的知识得以显现。对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升学习兴趣,多与其它同学、老师交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带着对自身感受的反思去体验每一次学习,主动去体会、感知自我的细微变化,去反思、内省、自察,使缄默知识得以显露。
五、结语
身体既是知识认识的主体,也是被认识的客体,还是知识对象,身体这种多维存在,使知识以显隐两种方式共存。对缄默知识的解蔽实际就是呼唤能思的主体,让身体的生命力得以显露,进而通达生命存在的本质,使体育课内涵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2-303.
[2]張震.身体的阐释——《体育与科学》工作坊学术沙龙“体认的运动心灵塑造与显现论的运动身体图式”主题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7 (6):16-21.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