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2019-10-21 17:35杨春梅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防性手术室麻醉

杨春梅

这些年来,在手术之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种方法是预防切口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抗生素应用的广泛,但是也随即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手术中一旦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出现问题,则会大大增加手术感染的可能性。本文就对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简单地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1 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抗生素种类繁多,计量不一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只交接一支或者几支供手术病人使用的抗生素。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能将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带到手术室内,如果护士对抗生素的种类分辨不清,就不能充分的了解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甚至是药物性能的使用不合理。这就给手术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1.2 给药的时机把握不准确,随意性很大

在手术开始之前的半小时到1个小时的时候开始给病人用预防性抗生素。但是实际上,工作中电子医嘱下达的不及时,或是交接过程发生失误,这就造成这台手术准备的时间都紧张,为了避免和麻醉用药冲突延迟给药,这就会给手术感染增加危险因素。

1.3 在输入抗生素的过程中有过敏反应的发生

每个病人的过敏原都不相同,有些病人对这些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正常使用时就要进行过敏反应测试。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就要及时的进行更换,或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1.4 抗生素使用时机不能有效把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时,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个小时之后,抗生素的浓度不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对手术时间估计不足、手术风险意识不强,未准备额外剂量的抗生素,这就会导致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不够,那样的话就达不到了预防性用药的目的。这样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基本上算是宣告失败了。

2 优化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的对策

2.1 加强药理知识的学习

平时收集各种各样的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放在各个手术室里,让手术室里的护士准确地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这样一来呢,医生护士对这个预防性抗生素的了解更充分,在实际操作上就能得心应手,更好地配合手术,降低手术后感染地危险。

2.2 加强对术前抗生素应用的重视

在手术前半小时或全麻诱导以及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计量后输入抗生素,就可以达到手术期间抗生素应用的同时也不影响麻醉。对于这个问题上,医生要有应有的重视,控制给药时间,保证不影响手术麻醉。

2.3 抗生素需单独使用

在输注抗生素的时候,医生不能把输液体作为麻醉给药的途径。必要时也可以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

2.4 加强用药的监护

抗生素不同于其他的药物,在使用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没有过敏反应。对那些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如果在用药期间发现有病人皮肤发红或者是有荨麻疹等情况发生要及时地通知到医生,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停止用药,查明原因。

2.5 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沟通

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信息沟通就显得额外重要了。不僅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必要的,手术前的准备也是极为重要的。在预防抗生素使用前,及时沟通,保证预防工作衔接没有缝隙,减少手术开始之前预防抗生素给药过程受阻。充分估计手术持续时间,在手术开始之前,提前准备第二剂或第三剂抗生素。手术过程中没有使用的话在手术结束后带回病房。总之就是在手术开始之间做好万全的准备,尽量保证预防抗生素的使用。

3 总结:

手术不同于其他工作,要保证病人手术切口部分不能感染。利用好预防抗生素的使用,一方面能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中,要尽量避免预防抗生素接种过程中出现问题。

猜你喜欢
预防性手术室麻醉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施工技术探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