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弹簧类模型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2019-10-21 17:38黄荣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0期
关键词:题型能力

黄荣愉

摘要:弹簧是高中物理一种理想化的重要模型之一,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及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关键词:弹簧模型;能力;题型

高中物理学习中有许多物理模型,如质点、轻杆、轻绳、光滑斜面、弹簧、水流星(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中的单杆等模型.而其中的弹簧是高中物理重要模型之一,它涉及到力与加速度、功和能、冲量以及极值等许多物理知识和规律.通过弹簧与其它知识点的结合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因此在高考中常常以弹簧为素材进行命题.弹簧模型问题的解决关键要注意两点:正确对与连接或接触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弹力变化、弹簧势能的变化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弹簧模型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现将有关弹簧问题分类进行剖析.题目类型有: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有关的弹簧问题.

一.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胡克定律:F=kx,ΔF=k·Δx.

(2)对弹簧秤的兩端施加(沿轴线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

[例1]:如图所示,两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两弹簧分别连接A、B,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A,直到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A和B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 )

A. B.

C. D.

解析:取A、B以及它们之间的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当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向上提A的力F恰好为:F=(m1+m2)g

设这一过程中上面和下面的弹簧分别伸长x1、x2,如图2所示,A、B增加的重力势能共为:

ΔEp=m1g(x1+x2)+m2gx2= +

点评:①计算上面弹簧的伸长量时,较多同学会先计算原来的压缩量,然后计算后来的伸长量,再将两者相加,但不如上面解析中直接运用Δx= 进行计算更快捷方便.

②通过比较可知,重力势能的增加并不等于向上提的力所做的功W=·x总= + .

二.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瞬时加速度问题(与轻绳、轻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

(2)如图3所示,将A、B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与A开始分离.

[例2]:一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1=1.5 kg,盘内放一质量m2=10.5 kg的物体P,弹簧的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800 N/m,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4所示.

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 s内F是变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

解析:初始时刻弹簧的压缩量为:x0= =0.15 m

设秤盘上升高度x时P与秤盘分离,分离时刻有: =a

又由题意知,对于0~0.2 s时间内P的运动有: at2=x

解得:x=0.12 m,a=6 m/s2

故在平衡位置处,拉力有最小值Fmin=(m1+m2)a=72 N

分离时刻拉力达到最大值Fmax=m2g+m2a=168 N.

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1与m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故秤盘与重物分离.

三.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

(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例3]: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 的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5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则在以后的运动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为多大?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3)A的速度方向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

解析:(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mA+mB)v=(mA+mB+mC)vA′ 解得:vA′= m/s=3 m/s.

(2)B、C发生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的速度为v′,则有:

mBv=(mB+mC)v′解得:v′= =2 m/s

A的速度为v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其值为E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Ep= (mB+mC)v′2+ mAv2- (mA+mB+mC)vA′2=12 J.

(3)A不可能向左运动.根据系统动量守恒有:(mA+mB)v=mAvA+(mB+mC)vB

设A向左,则vA<0,vB>4 m/s则B、C发生碰撞后,A、B、C三者的动能之和为:

实际上系统的机械能为:E=Ep+ (mA+mB+mC)vA′2=12 J+36 J=48 J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E是不可能的,所以A不可能向左运动.

点评:①要清晰地想象、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相当于在以3 m/s匀速行驶的车厢内,A、B和C做相对弹簧上某点的简谐振动,振动的最大速率分别为3 m/s、1 m/s.②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A最有可能向左运动,但此时A的速度为零.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弹簧类试题的确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反映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优秀试题.弹簧与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为学生充分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巧妙解决物理问题、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当然也是区分学生能力强弱、拉大差距、选拔人才的一种常规题型.因此,弹簧试题也就成为高考物理题中的一类重要的、独具特色的考题.

(作者单位:南安市南星中学)

猜你喜欢
题型能力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聚焦数列热点题型
数列新颖题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