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德杰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逐渐成为许多其他行业的发展基础,具有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实施,小学教育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课堂作为教育改革的载体,开展实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可促使学生学学习效率与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小学数学;教学
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常用手段,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课堂教学又被视为一门艺术,这与课堂活动的复杂性、灵活性有关。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传统的统一进度教学,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差异,久而久之,造成成绩差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改变传统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部分问题,因此需实施科学方法进行干预,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完善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当在课堂中拥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发挥主角作用,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体验探究知识时的成就感与兴奋感,使自信心增强,加强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解决等意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单调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二)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较低
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讨论学习,而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还要看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处于被迫状态,不愿意在小组合作中参与,只有教师要求学生学习时才会进行学习,一旦课堂讨论结束以后,学生便不会主动要求在课后开展小组学习,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生的课堂与课后学习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且学生也不能正确掌握到学习技巧。
(三)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表示将全体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教学,在课堂中,由组间讨论学习,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掌握到小组学习的实质,使得学习流于形式,仅仅是通过对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并未将小组学习深层含义落实。使得小组的学习主体无法掌握,仅仅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不能达到学习目的,造成课堂教学时间浪费。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正确选择时机,营造良好情境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具有影响。教师可通过打乱排座方式,以小组学习方式将书桌重新排列,可促使陈旧桌椅设施改善,提高小组成员间交流频率,加深小组成员间情感。例如,在图形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摆放桌椅形状,调整为个人喜欢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通过立体认知,促使学生的直至深刻程度增加。
(二)合理构建小组,科学设定内容
在组建小组时,需结合学生性格、能力等差异合理搭配,异质分组。各小组均为异质,可使得全班各组间产生同质性,此为合作学习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小组内应当合理分工,明确分工,若合作学习没有规则与分工,合作无法见效,教师也很难驾驭,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应当科学设定内容。
(三)创新合作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合作概念,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成员交流与小组合作。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可采用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演习等合作方法开展学习,能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及时评价总结,升华合作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符合当今新型教育理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辅助作用,在小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包括重点、难点,并对学生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抽象与枯燥,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主体性培养与课堂氛围营造,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合作能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俊兰.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7,(6):160.
[2]朱明艳.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7,(8):47.
[3]陈小梅.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