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倩 周万红
摘要:众所周知,在我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农村发展难点依旧未得到有效解决,乡村复兴受到众多限制。而内置金融创新体制作为农村基础性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我们将从内置金融的发展背景、功能作用、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关键词:内置金融;创新;贷款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后,金融业运行加速我国城镇经济发展,但长久以来,由于各项条件限制,农村地区的资金借贷尽管是片蓝海市场,却一直是个没能攻克的难题。所以,这样的金融发展对农村地区而言,着实缺乏灵魂。
(二)发展原因
1.发展必要性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注入活力,但依靠仅有、简单的劳作模式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造成“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义导致农村地区缺乏大量年轻劳动力,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成为荒山野岭。因此抓住新的发展契机、创造发展亮点吸引劳动力回归十分重要。
中国乡建院的负责人李昌平先生说:“今天的中国农村,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要素都是向城市流出的。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大部分农村家庭尽管有了储蓄盈余,但这些资金却没有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反而又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回到城市,用于其发展建设。对于拥有这些资金的农民来说,利润却又很微弱。这种失血运营模式导致农村发展缓慢,急需改变。
2.发展可能性
贷款需求强烈。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限制,无法满足有想法、有技术、愿行动人的贷款需求。
有赚钱契机。只要通过有效的风控,保证贷款及时偿还,贷款就有利可图。内置金融的运营抓住乡邻之间对称的信息等优势降低贷款风险,可以实现赚钱的契机。
弥补外置金融的不足。外置金融模式即国家政府鼓励银行将资金贷给农业,旨在通过外部干预解决农村贷款问题。受条件限制,虽有国家政策支持,外置金融方案的落实仍不足。但内置金融方案从自身出发,通过在村社内部建立内置金融合作社,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抵押物处置等问题。
政策支持。党明确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等农村改革措施,以及十八大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内置金融概述
(一)定义
内置金融是指在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和农户承包经营制度下,实现农民土地等产权金融资产化的村社内部金融模式。
(二)特点
1.专业性:内置金融合作社由政府,农业服务机构和合作社组织建立的,也由政府专业人员的指导组建运行。
2.内部性:内置金融合作社的建立不仅通过合作社内部筹集启动资金,而且其获得的利润也由合作社老年股东分享。如有未分配利润,也会用于村内建设,使内部资金变成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3.综合性:内置金融合作社除老年股分红,还通过社内壮大的未分配利润带动村内的治理建设,实现全方位的进步。
(三)内置金融运营流模式
1.组织建立:由中国乡建院、涉农服务机构、村内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其中政府资助部分资金,村内通过乡贤以及老年股东募集部分资金。
2.机构设置:村内老年人入股成立股东会,审批贷款和各项项目、催收贷款;政府专业人员实施技术指导;合作社内部领导充当日常事务的执行人和管理者。
3.建设:利用未分配利润建设村内设施,发展内置金融合作社旗下的其他产业:承包土地搞经济作物种植、修建农家乐等发展旅游业。
(四)案例分析——以珠海实验为例
1.新环村发展状况
以养白蕉海鲈鱼为生,尽管白蕉海鲈鱼亩产高达10000斤,但却有70%的养殖户负债生产经营,40%以上的养殖户资不抵债。主要原因是渔民由于缺资金,被迫接受高价的赊销饲料,再以成鱼返回饲料款。而做饲料生意的经纪人一般也是做鱼生意的经纪人,饲料价格和成鱼销售价格又都控制在一伙人的手上。加重了新环村村民负债经营,资不抵债。
2.新环村鲈鱼对赌协议简介
2014年,为改善新环村现状,且在郝堂村内置金融合作社等成功案例的推动下,由新环、石龙、东滘合作社等发起,中国乡建院协作且注资5000万元的珠海华厦内置金融村社联合社成立。在筹建的过程中,珠海市海鲈鱼价格两周内由9.8元/斤直线下落到6.6元/斤,危急关头,在政府400万元价格调控基金的支持下,合作社、联合社等联手,做出和合作社社员签署“对赌协议”的决定。具体为由合作社、联合社等给每口鱼塘下定金5万- 10万元,赌3个月后的海鲈鱼价格7.8元/斤。如果3月后鱼价低于7.8元/斤,用定金补贴到7.8元/斤:如果高于7.8元/斤,高出的部分南对赌双方对半分。由于对赌协议極大地提高了渔民的信心,恐慌性抛售迅速停止,鱼价在两周内被直线拉回到7.8元/斤以上。
3.新环村鲈鱼对赌协议实施效果
在内置金融合作社和社员的对赌协议下,2014年成为珠海海鲈鱼产量最高的一年,比历史最高年份还高出20%~30%。珠海渔民在2014年实现了鲈鱼增产与增收的同步,这是第一个奇迹:珠海以新环村为主产区的十几个养殖白蕉海鲈鱼的数千养殖户相比上年至少增收10亿元以上,政府没花一分钱,在较短时问就把鱼价拉了回来,这是第二个奇迹:今年珠海和全国一样,主要农产品价格除生猪外都低于上年,白蕉海鲈鱼比上年却高出2元/斤以上,这是第三个奇迹。
4.案例启示
珠海市农村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新体系的建设,让农村有了内生的“造血”和“发电”功能。内置金融合作社和社员签署“对赌协议”的方式,不仅阻止了大部分小农恐慌性抛售鲈鱼等农产品的行为,也让农民有利可图,进而促进农村生态均衡发展。
三、功能作用
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解决贷款难等问题。通过政府三权分置,内置金融社的社员可以在内置金融合作社抵押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获得贷款。
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集约经营。获得贷款的农民或者合作社可以承包土地集中经营,这样不仅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还同时增加了收入,实现农村的集约化经营。
通过资金互助的方式,可以凝聚松散的农民为建设新型“村社共同体”的目标努力,从而解决农村现阶段存在的公共服务难题。
充分发挥敬老养老功能。内置金融创新充分体现敬老养老功能,如在张远村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创新案例中,乡贤出资设定为“敬老股”,长者出资设定“优先股”,敬老股收益用于长优先股分配,这样长者在合作社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高,起到了敬老养老的作用。
四、发展前景
(一)发展必然性
中国困难以升级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如今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农业经济难升级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供给无效和组织供给无效这两个核心难题。但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的郝堂村实验、新环村鲈鱼对赌协议、张远村内置金融与土地确定权、南场村的房屋银行等的相继成功,让农村有了内生的“造血”和“发电”功能,也为城市服务体系对接小农提供了接口和转换器。
(二)发展展望
内置金融创新体制是对农村基础性的改革,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内置金融创新的出现加快了“中国梦”的实现,在未来短短几十年里,重建农民村社共同体,适应逆城市化趋势建设共赢的新农村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昌平.内置金融激活农村活力[J].中国合作经济,2017(10):32-35.
[2]刘建,井湛,刘柳.农村内置金融的建立与发展:打赢扶贫攻坚战[J].经济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