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市精准扶贫下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9-10-21 07:33魏烁豪刘占杰李小敏季永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研究教育

魏烁豪 刘占杰 李小敏 季永丽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今,云南的教育水平分化非常严重,普洱市等部分地区尤其明显。本文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下,就普洱市下辖的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就教育扶贫工作提出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研究

一、引言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以前的粗放式扶贫而言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前的扶贫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很不规范,只要经由村委会上报扶贫人员名单,贫困户就可以领导各种扶贫款,这种扶贫方式极有可能会产生贪腐现象。人情扶贫和关系扶贫的现象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相对于粗放式的扶贫,精准扶贫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扶贫,涉及到农村贫困人口兜底调查,实地摸排等,尽可能地做到精确精准,不落下一个贫困户,也不让虚假的贫困户入选扶贫队伍。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项目细分,属于扶贫先扶智的精神范畴。扶贫必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指的是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资助和资源投入,让贫困人口获得摆脱贫困的技巧和知识,保证当地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得以提高,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进步,最终走向繁荣富裕的一种扶贫方式。[1]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教育培训要先行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扶智、落实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求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云南省普洱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但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贫困县居多,其教育水平和质量相对于全国范围内而言也比较落后。要想挖断普洱市各地区乃至云南省各个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发展教育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通过对普洱市部分地区的深入调查,分析了其在教育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二、普洱市教育扶贫的发展现状

就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项目的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管理以及监督的水准在不断的提升。[2]普洱市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始终贯彻落实“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这条主线,整合多方教育扶贫资源,加快改善贫困区域贫困学生就学条件,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13.8亿元。普洱市在各县实施“志智双扶”,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例如:镇沅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让“懒汉”变“好汉”的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西盟“脱贫工作委员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载;孟连“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機制促脱贫攻坚的做法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澜沧被确定为全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3]当前,普洱市“全面改薄”项目如期完成,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思茅、宁洱、景东、景谷、镇沅、江城6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墨江、孟连、西盟3县已接受国家评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辍学率为0.01%、初中辍学率为0.17%。

三、普洱市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普洱市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普洱市大部分乡镇基础教育依然薄弱。

普洱市大部分乡镇教师数量少,教师总体学历水平偏低,教师资源引进困难。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多数贫困乡镇交通及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水平较城市而言相对较差,部分乡镇又位于偏远边疆贫困地区,即使当地政府通过高额的工资补贴吸引和留住教师资源,但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并且,普洱市多数贫困乡镇教师总体学历水平偏低,大部分教师都是专科学历,极少部分教师是本科学历,一本、研究生学历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更加偏远的乡镇尤为突出。

2、大部分乡镇农村教师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质量较低。

普洱市的行政区划是九县一区,根据调查,思茅区、墨江县在教师和教学资源上总是可以得到充足的供给,而较为偏远的西盟县、江城县、孟连县等教师和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并且,在教师和教学资源上的不均衡,造成了各地区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偏远的县城乡镇的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方言,多媒体设备也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即使国家在教育上进行极大地照顾,但学生升学率依然普遍偏低。

3、普洱市大部分乡镇农村群众的教育观念落后,在教育方面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部分乡镇农村学生还存在辍学现象,在江城县、孟连县、西盟县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学生辍学与教育质量和学校体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群众对教育的错误认识与观念缺失有关,当地群众把教育当作一种负担,而不是改变贫困现状的希望。

(二)普洱市大部分乡镇农村教育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1、经济落后,发展水平低。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政府财政资金在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在教育方面硬件配置不完善,教学资源较少。

2、教师资源的缺乏。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体,优秀的教师更可能带出优秀的学生。近年来我国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免费师范生等计划和政策,这使很多大学毕业生能够来到西部地区支援各贫困县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农村教育教师资源不足的状况,但是农村生活环境不佳、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空间不足等原因又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4]

3、扶贫工作不到位。

在扶贫中,过于重视当地群众当前的经济收入,而轻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扶贫中,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奖助学金计划,助学贷款等来实现,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重返校园,但学校自身现状也并未改变,导致学生有学上却上不好的问题,最终依然是挫伤了当地群众教育脱贫的积极性。在教育扶贫中,有些地区片面地依靠社会力量,寻求的仅仅是少部分的资金支持。

4、对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大部分群众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仍然是保持著较为落后的教育观念。当然,这种落后观念与当地群众的个人意愿也有关联,一部分人对学校教师教学的落后感到失望,也有一些人是迫于经济方面的压力。

四、针对普洱市教育扶贫和教育发展的几点措施

(一)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在解决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时应站在教师本位,从健全待遇保障和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等方面构建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激励机制和机会结构,精准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5]面对当前普洱市整体教师资源短缺和优秀教师队伍匮乏的情况,当务之急就是要大量引进优秀教师队伍,补缺教育资源的短板。要推进优秀教师队伍引进与“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

(二)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统筹扶智与扶志,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不能让贫困学生感觉到差别和歧视。[6]通过对普洱市部分地区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多数贫困乡村地区,学校布局不完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等资源分配不均衡。对此,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应优化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分配,在对乡村中小学校布局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布局优化方案,兼顾公平和效益,让每个乡村的孩子尽量接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

此外,普洱市多数乡村位于偏远地区,距离县城和市区较远,交通运输欠发达,尤其在山区的小规模教学点,相对于城区和交通条件好的乡镇,教师队伍短缺,高学历和优秀教师稀少。针对此问题,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整合全县的教师资源,分析各地方的各科教师需求量,联合各学校同教师进行引导和沟通,并给予教师相关补助政策,在特困地区的教师资源分配上要给予优先考虑等,积极推进教师资源在各地方的分配。

(三)运用“互联网+”助推教育扶贫工作

互联网信息网络化带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已经成熟发展起来的事物,它既能为精准扶贫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其本身又是一个具有丰富价值体系的产业。“互联网+扶贫”将是决定脱贫攻坚任务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一个重要手段。[7]要立足于普洱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高校和社会上的人才资源,努力打造一个现代化教育服务网络,该网络要涉及知识扶贫领域,同时在毕业师范生和普洱市贫困地区学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致力于改善当地师资缺乏和分配不均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走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教育扶贫要做到扶贫扶智两手抓,创新互联网+教育扶贫,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8]依托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构建“互联网+”的新型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对贫困地的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进行互联网知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科学文化知识培训等。同时,教育部门和优秀中小学校要开发更多更好的学习软件,通过网络让贫困地区孩子共享,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在多主体间搭建稳定性、经常性和制度化的沟通协作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各尽其责、协同共进的社会教育扶贫长效机制。[9]

(四)将全面脱贫攻坚与教育扶贫有机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

普洱市各贫困地区不能只重视当前经济效益和依赖资金扶持,要在积极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事业,重视长远利益,重视教育多元化发展,将政府扶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但不能过于片面地依靠社会力量,又更不能忽视社会力量的积极效应。

社会力量凭借其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深入教育扶贫开发的细微环节,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扶贫瞄准以及受益人参与度等方面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补齐政府教育扶贫的“短板”,有效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互动共进的贫困治理网络体系。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等多方参与教育扶贫开发,充分发挥个人、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扶贫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汇聚并拓展多元化的社会扶贫资本。

五、结束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只有实现全体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普洱市管辖区域大,贫困地区和人口占比也非常大。普洱市九县一区的行政区划中至少五个县都是贫困县。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中,许多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更要重视的是如何防范脱贫群众返贫的问题和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教育扶贫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要统筹扶智与扶志,使当地的孩子普遍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推进各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帮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并树立远大志向,使更多的孩子学有所成,用知识和技能反哺当地经济发展,使各个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韦武超,李菱菱.教育扶贫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04):39-42.、

[2]  钱先保.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9(04):183-184.

[3]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普洱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J].2019年07月29日 08:33

[4]  魏茂琳.西部农村教育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阆中市农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9,17(01):45-48.

[5]  邓纯余.教育扶贫怎么做才精准[J].光明日报,2019年01月15日08:12

[6]  王梓 .教育扶贫工作需处理好四个关系[J]. 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10日.第3版

[7]  段文浩.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4):176-177.

[8]  山东广播电视台. “互联网+”扶贫要精准施策扶在实处[J].2018年06月14日

[9]  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7):9-15+30.

作者简介:魏烁豪(1998年—),男汉族,河南禹州人,普洱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刘占杰(1998年—),男,汉族,河南禹州人,普洱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李小敏(1997年—),女,汉族,云南曲靖人,普洱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季永丽(1997年—),女,汉族,云南寻甸人,普洱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研究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