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识形态与文化

2019-10-21 22:29刘聪杨建娣
大东方 2019年8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语言文化

刘聪 杨建娣

摘 要:语言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利用语言手段和想象形成的相关外化的意识映像,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人本属性。由于任何的语言都是在某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在长时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所以语言文化实际上也是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反应。

关键词:语言;意识形态;文化

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到处都充满着语言意识形态。并且从小在我们学习语言的成长过程中,学习语言更加需要注意对语言意识形态进行解构,从而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分辨其中的意义和本质。由于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将语言的文化与结构主义结合在一起。同时又由于语言是人为的凭借自身的能力,依靠符号来表达自身的观念和情绪,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之中,人们更加会关注语言使用的特定情境,以及词语背后的含义和精神等。

一、语言意识形态

语言的意识形态主要是由内在的意识、主观的状态还有使用过程这三点组合起来的,它拥有第一人称的本体性。并且语言的意识形态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客观的现象,它是一种对周围环境和历史社会的主要反映途径。所以语言和意识形态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加上意识的本意就是人体大脑内部的精神活动,而人体的需求和渴望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所以也可以说语言就是意识形态下的产物。

在意识形态之中,语言是就是表达意识的最佳途径,而意识形态又是语言的主要体现。因此语言意识形态的形成就是意识的语言更加具体化的过程。简而言之,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语言的生成和个体本身的心理理解。由于语言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语言的运用的前提之下的,具体表现在个体而在言语活动中的思維联想等机制。同时语言并不是简单的符号规则,它还是体现一个人心智表征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它强调的正是语言背后的意识以及对意识的描写程度等。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的意识形态又具有感知和表达等多种功能,通过接受外界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应,得出相应的过程和结果,并且将外界的事物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而其中在语言的意识形态中还存在着语音语法等多种因素,它是一个组合的整体,不是单一的单位[1]。与此同时,语言在输出的时候,个体还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情况,通过语言来讲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并且对于语言的运用进行了各个层面的监督和控制。所以总的来说,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也是语言含义和语法、以及语用者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表达。

二、语言意识形态与文化

掌握了解语言,就会丰富个体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感受不同的人文氛围,因此语言和文化也是相互的。由于语言是陪伴人一生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功能,语言意识形态的主要问题是通过语言反射出了人的存在以及人的本质需求。而所有的语言意识形态都是对语言个性必不可少的精神组成部分,是认识这个世界和在世界上生存的重要方式,并且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背后的中心主义。所以所有的语言意识形态都是在某种具体文化背景下所产生出来的,它也被民族文化所影响和制约着。由于语言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他们之间也是一种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在某种环境下的定位语言意识形态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它勾勒出了语言世界图景的基础。

同时语言意识形态的特点包括了社会性、对话性以及创造性等等,无论任何的个体语言意识或者是民族语言意识,它都是在历史文化背景下和历史传承下影响所产生的。每一个人类的个体在诞生的时候就处在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因为人类的个体在成长的环境中处在于一种不被主观意识为转移,所以就不存在脱离文化历史背景的纯语言意识形态[2]。

语言的意识形态因为是对周围事物的客观反映,所以在人类的历史中必然会受到民族生活地方的具体地理、气候等各种自然原因,这种语言的反应过程也是差异性的呈现。所以,不是因为语言的差异造成了世界各个地方的观念民俗不同,而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外部事物的客观反映造成了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由于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具体的地理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语言形态,再加上语言意识的人本中心和民族特点,所以语言意识形态背后的文化含义也十分的丰富。文化将民族的语言意识形态所制约,语言的表达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反应,也是人类对于自身情感情绪的总结。所以每一种语言意识形态都是对自身的社会认知和社会结构的定义,也正是因为有了语言才加强了文化的标志性。所以语言的意识形态也是文化的特殊表达形式,每一种文化都是通过语言的意识形态来体现这些标志。

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而语言是人类对于认知和探索的研究结果。在学习运用语言的同时,除了要追求语言意识形态的表现,还要追求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进而更好的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文化形态的互相渗透,最终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语言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魅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启动项目“区域经济视域下广西边境贸易发展与民族文化安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ZQGG004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意识形态:文化的元语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1):79-88.

[2]季国清.汉语就是意识形态——汉文化语言的学与汉语言文化的学[J].理论探讨,2002(4):17-22.

作者简介:

刘聪,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01,籍贯:广西博白,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职务):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杨建娣,1981.12,广西贵港人,硕士学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与文化。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