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芳亮
【案例一】
新学期刚开学,我就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很焦急,很无奈的告诉我:“我们孩子犟得很,你一说话她就跟你吵,反正不听,我们在外面上班,家里没人照顾,想让她住校,她又不干,一个女孩子多不安全,而且没人给她弄吃的,一天就是方便面、面包、快餐、零食全是垃圾食品,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哦…老师!求求你!帮我好好教育我们家女儿。”
据我了解这个女孩子,脾气很好,乐观,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的目标,读卫校,学习成绩嘛一般。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女生礼貌的把我迎进了屋,女孩的妈妈也热情的招呼,我还没坐下来,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述说着女孩的性格如何不好,如何犟,父母如何为了孩子煞费苦心,可口婆心。
女孩一直保持沉默,但妈妈一问,马上一改常态,态度恶劣的对妈妈吼起来,于是一面是训斥一面是反驳,但我一询问,女孩态度立刻温和。后来,妈妈一说马上就是争吵,妈妈只能焦急的说:“老师,你看嘛!你看嘛!就是这样,如何教育嘛?
案例剖析:该案例是典型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恶劣,母亲因为事业有成,比较强势,平时喜欢教育女儿,喜欢唠叨,说大道理,把自己所想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认为为了孩子好,要孩子做这做那,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加之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女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母亲的言语很是反感,久而久之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通通抵制。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无效,甚至会起到负效应,母亲忽视了一个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人际关系,也就是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保持和谐人际关系,要取得受教育者的信任,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接受,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针对此,我建议母亲,先不谈学习,先从母子关系入手,一起旅游,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劳动,多动手少动口。通过一段时间的营造,逐渐的孩子也接受了母亲的想法,主动到学校要求住校,现在更加乐观,更加积极了。
【案例二】
以前班上一位女生,從小父母外出,由婆婆带大,婆婆对孙女很是疼爱,很早就让孩子玩手机,甚至化妆也不理睬,过早的让孩子社会化,经常把夸奖挂在嘴边,只看到孩子的优点,基本不批评,甚至当孩子动手屡次打了同班学生,还拿了别人的手机和其他东西,都要激烈为孩子辩护,生怕影响孩子的声誉,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个是不对的。最终导致孩子辍学,过早的踏入社会,走入了歧途。
案例剖析:该家庭教育,把对孩子无节制的宠爱当做爱,把奖励当做教育的法宝,哪怕孩子已经做出了很大的错误,也还是去极力寻找能表扬的地方,事事夸奖的恶果,必然会导致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也就出现了价值取向的扭曲,因此,在孩子屡次重大错误面前不能避重就轻,其实教育除了鼓励,还应该有规则约束,还应该赏罚分明,一味的纵容只能让孩子越走越远。
【案例三】
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觉得最失败的,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父母为了让他学会功夫,不受欺负,将他送到了武校就读,让他染了很多不良行为,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学优生变成了学困生,以至于初中毕业就过早的踏入了社会,吃了不少的苦头。无独有偶,我现在班级,有两个学生也是,由于父母小时候送他们到特殊学校,私立学校进行学习,让孩子染上了抽烟,打架骂人等社会恶习,很难改变。
在私立学校、特殊学校机构建设,教育机制等还不够健全,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就放弃已经成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显然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案例剖析: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特点,给予正常的普通学校教育,不能自己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情怀,过早为孩子作安排,甚至有家长,刚进初一就告诉孩子,你三年毕业后,就跟爸爸一起去干什么,工作已经找好,试问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会是怎样的学习状态,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父母要有一双发现的眼光,发现孩子的特长,为此可以让孩子进行多方的尝试,但绝不能抛弃基础教育,等到孩子长大的一天,要充分的尊重孩子,让他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父母能做的只是引导,剖析和建议。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思想是波动易变的,是容易犯错的,所以初中阶段是问题学生涌现的阶段,而往往问题学生背后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家长只要耐心引导,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让问题学生,改变行为,重拾学习的自信。为此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不能只关注学习,更重要的是品质
很多家长,孩子刚回家,或者一有时间首先就问孩子学习,其实这样往往让孩子已经关闭了心门,教育是无效的,家长应该更重视孩子的品行教育,如遵守一定的规则,懂礼貌,热爱劳动等,从孩子的言行开始,慢慢的进行细微的润物无声的教育。
对青春期孩子的心情培养是必修课
进入初二,孩子慢慢的变得不想与父母交流了,面对父母的唠叨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叛逆,对于这阶段的孩子,家长就不能一味的说教,批评,甚至恶语相向,而应该多找机会和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与孩子一起劳动,用行动进行教育效果更好,要与孩子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生活,长此,学生就养成良好的心情,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就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正确的处理问题。
正确运用家庭教育的方法
对于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肯定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因此家长要多进行学习,交流,掌握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如与孩子约法三章,与孩子奖惩有度,和孩子一起讲故事,一起阅读等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家庭教育才能更有效。
家庭教育要有整体意识,课程意识
家庭教育应该从孩子的整体长远发展考虑,应该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有用的,以培养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积极健康的完整的人为宗旨的教育,要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形成家庭教育的课程意识。
总之,初中生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积极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需要家长们不断的学习交流,从案例中吸取经验,在交流中吸取营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掌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让问题学生得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