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

2019-10-21 07:36王民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9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电力系统

王民

摘 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对社会结构的改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了自动化技术,探索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应用意义

自动化技术进入电力系统是不可逆转的,相关电力行业从业者和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认识在配电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然性,探究自动化技术的构架、运作方式及与电力行业的契合点。需将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结合应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根据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运用状况可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为电力系统配电网带来三个方面的现实效用。

第一,提升电力服务质量。电力服务过程中,稳定而持续的供电是决定电力服务质量的标准。

第二,提升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配电网因承担维护信息化社会运转的重责,存在架构庞大、细节繁多及日常运转中常发生各种故障等问题。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工作人员迅速发现线路故障症结所在,并及时进行修复,从而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三,缩减运营成本。电力系统配电网本身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维持运转的高消耗体系。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基于先进技术的系统可实现对各项运营数据的快速收集和整理,更好地记录电力系统的工作细则,从而找到线路不适配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类型制定出解决策略,节约因线路损耗而产生的资源投入,有效精简运营成本。

二、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行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建设老旧,缺少新设计

有相关数据表明,现行的电力运输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的经济建设需求,时间久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多配电网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网点的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导致影响供电的质量。部分供电设备也比较老旧却没有及时更换,这些因素都为整个电力系统增加了很多隐患。

2、配电网出现故障处理的时间过长

目前城市配电网线路经常会遇到电缆线出现薄弱环节和中间的接头被击穿的问题,外部环节架空的线路也易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引起这些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由于使用的电缆质量不好、施工环节不够规范或者经过地下的腐蚀和长期的负荷工作导致电缆老化。

3、配电网馈线保护的技术问题

为了维护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就要集中保护输电线路。在配电环节就是集中全力保护馈线,因为馈线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立马切除。不同的配电网负荷供电质量各不相同,但是目前很多配電网仅仅注重售电量和配电设备的寿命长短情况,没有十分注重配电网故障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三、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1、技术应用要求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独立的技术类别。为确保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合适地在配电网中发挥效用,需收集和监督配电网运营时产生的各类数据,需同时符合四点应用要求。

2、数据监测

数据监测是非常关键的应用要求。自动化技术能为电力系统配电网带来较多优势,正是依赖于对数据的有效记录。为保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必须实现对供电输入/输出计算装置和用户用电输入/输出计算装置的数据监测。数据监测能让供电人员记录每个时段的供电过程,并及时监测整个供电过程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保证供电质量。

2.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自动化技术的另一个应用要求。配电网中存在诸多线路,线路之间的负荷量、运行情况及承载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详细收集这些数据,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配电网的线路状况,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阻碍配电网的供电过程。

2.2数据完整性。自动化技术需为工作者提供及时、完整及有效的数据,以保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电力系统中的问题。为检验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可靠性,需准确评判数据的准确和完整与否。

2.3环境因素。实际上,环境因素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要求。电力系统配电网常设置在较偏远的地区,工作环境并不理想,需做好数据监测和数据处理,以识别和应对恶劣环境,及时布置防范措施。

3、馈线设计

馈线是自动化方案设计中比较关键的部分,短波馈线通常由12根铜包钢线和绝缘横支撑瓷棒等组成,结构紧凑且十分精细。馈线支撑环的直径可达80mm,特性阻抗能达到300Ω。配电网中,馈线通常是以悬挂的方式处于4~5m的半空中进行高频信号传输。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和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操控整个电力系统,而馈线的信号传输功能就是电力系统配电网在运营过程中的数据来源途径,因此馈线在自动化运营中地位举足轻重。设计者应将馈线的远程控制和就地控制进行有效统一。例如,使用快速缠绕法在断线处把未断馈线聚拢在一起,使用绝缘皮铜线进行缠绕捆扎,以缩短断线对接距离,加大馈线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促进馈线自动化处理的实现。馈线自动化能帮助电力系统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远程数据收集和整理,从而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供电运营。

四、提升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1、加强核心技术,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力资源紧缺,所以会有限制供电的现象。要满足用户的正常需求,就要求电力经营部门从用户用电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供电服务,确保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和电力运输的时效性,完善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故障判断的能力。

2、加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

要加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就需要对当前配电网布局和他们的使用效率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然后对所得的结果和数据等进行整体的归纳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调整方案。得出方案后,需要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好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并全程实行监督控制,确保其可以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新建立的配电网还需要安装新型的监督检测系统,有利于对系统情况的监督和控制。根据国家发布的配电网改造计划,相信到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配电网技术将实现高速发展。

3、加强配电网自我诊断的能力

加强配电网自我诊断的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供电效率,减少发生故障后人员排查修理的时间。我们可以运用配电技术达到信息远距离传送并且对其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这就使电力企业可以准确的了解、记录、观测和修复电力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故障问题,然后立马对其进行修复和完善,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顺利性。而且这也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主实现对设备运行的监控和故障隔离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确保安全有效的硬件系统支持

硬件支持系统主要是用来对市场进行预测,是通过收集各种相关数据进行科学比对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这一硬件系统,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快速准确的预测当前某用电区域在某一时期的电力负荷需求和使用变化的具体情况,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预测该地区未来的电量使用情况的具体分布。这些数据为电力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具体性,满足了用电者的具体需求。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十分注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为在确保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质量的同时改善服务质量,帮助电力企业完善技术升级和供电服务,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茂宁.浅析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6):369.

[2]李文亚.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科技风,2019(13):142-144.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电力系统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