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武
◆摘 要:教育学对后进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暂时落后,但仍有转化为中等生或优等生的可能的学生。显而易见,除了极少数具有先天智力缺陷的后进学生生外,所谓的后进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异类”,他们也不必成为教师头疼的根源。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
俗话说:“十个手指也有长短”,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优缺点,因而他们当中就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状态,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当然也会存在着先进和后进之分。而转化后进生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有时候几个月才略见成效,但一个偶发因素,又反弹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问题一向是令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们十分头疼和棘手的问题。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两点:
首先,教师首先要消除对后进生的偏见,对他们要舍得付出“爱心”。
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現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后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有效地转化他们,就必须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上多关心他们,给予他们应有的安慰,以纠正他心灵上的扭曲。有时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也许会带来久旱逢甘露的效果,给他们带来意外的惊喜,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作为教师一定不要放过时机,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表扬和褒奖。
其次,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以退为进“曲线”育人。
后进生往往在行为习惯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正当的批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讲究艺术。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大家参考。
1.先闻后切。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错误都是有缘由的,批评的前奏我总是耐心从容地倾听其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有理有据,褒贬分明,达到批评教育的最佳效果。
2.先扬后抑。成年人尚且不会轻易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向他人赔礼道歉,更何况十几岁的高中学生呢?凡人都有被尊重、肯定和褒奖的渴望。例如,在一次年级篮球友谊赛中,由于我班同学连连取胜,加上本来就是夺冠的大热门,所以在决赛中轻敌了,最后以一分之差败给对手,有一同学居然破口大骂,动手打人。赛后,我找他谈话,先对他球场上的勇猛表示欣赏,打球的技艺大为夸奖,让其坐“气球”升天;接着再让他坐“降落伞”,批评其球场上有失涵养,有失我班的风度。使其心理平衡,乐于接受批评。
3.以理服人。无论何种学生,也无论犯了何类错误,他们在人格上仍然是平等的,我们绝无理由打击、挖苦或侮辱他们。即使明知无可救药(这只是假设),我们仍然要心存希望,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例如,我班地理老师是个老好人,控制课堂的能力较弱,班上有一副组长为首的捣乱分子自然也就闲不住了,时常捣乱,因此我经常找他谈心,告诉他作为副组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其他同学的榜样,管好那些捣乱分子。
4.先私下,后公开。批评的场合应该是,先私下里个别交流,提出批评意见。根据个别批评的效果和事件的情节轻重,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公开,以引起大家的警觉。违纪学生往往或多或少有其生活的“土壤”——如教室、操场,以及同类同群伙伴。若能“釜底抽薪”地“隔离审查”,效果会好得多。况且师生双方也有时间冷静考虑,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当然,为了强化批评的示范作用,惩前毖后,绝大多数批评仍需公开。但我们得分清,私下批评的焦点是违纪学生,公开批评则应转化为错误本身。例如,有两名同学经常在一起犯错,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往往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把他俩隔离开来分别谈话,以免造成“冤假错案”,挫伤学生的自尊。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一定是一个真诚地爱着他们的人。正是这种爱,缩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能够拨动孩子心底的那根弦,和谐而欢快地共鸣!冷漠永远培养不出热情,让我们一起用真情和爱心去浇灌后进生那干涸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