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报纸副刊服务化浅析

2019-10-21 10:01易玲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副刊时代性版面

易玲

摘要: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大数据技术下,“服务即媒体、媒体即服务”,服务性是所有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报纸是传统的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之一[1],副刊则是报纸的四大件(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之一[2],要更好地顺应新的生存形势,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加强服务化也势在必行。报纸副刊要加强服务化,具有新闻性、保持地域性、坚持时代性是必经之途。

关键词:报纸副刊;新闻性;地域性;时代性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重要特色。《辞海》对“副刊”的释义是:“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出版称为‘附张的《消闲报》,随报附送,是中国最早的副刊。”[3]可知副刊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

笔者是《长春日报》副刊部记者。自1945年11月15日,《长春日报》的前身《长春新报》正式创刊至今,《长春日报》已经走过了74年的时代风雨。《长春日报》副刊当下有“书香”“文苑”“文史”“晚晴”“小荷”五个不同版面,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学趣味的读者提供服务。分析《长春日报》副刊所发稿件可以发现,各个版面都体现了新闻性、地域性和时代性这一总的要求。

一、报纸副刊必须具有新闻性

报纸副刊必须具有新闻性,这是它区别于一般的杂志期刊的本质属性。查究我国报纸副刊发展历程可见,从“五四”时期开始,副刊作品便聚焦时代主题。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领导人“政治家办报”的新闻思想,也都强调报纸副刊与新闻、评论的“配合”作用。进入新时代,在新的传播和阅读方式下,新闻故事化和副刊新闻化业已成为报业共识[4]。解读近年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一等奖的作品亦可见,关注现实与新近事物的新闻属性,是获奖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具体而言,报纸副刊要体现新闻性,就是要通过围绕新闻做文章,做选题,紧跟重大新闻事件或重大典型,围绕社会热点话题、焦点问题适时策划,从新闻的角度切入,从热点的话题着手,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从而与新闻版面互为补充。《长春日报》副刊大致是用以下三种方式,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新闻性:

(一)直接刊发以重要新闻事件或重大典型为题材的副刊文章,如围绕纪念长春建城二百年,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长春解放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事件,都有主题征文,或整版刊发,或系列刊发;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世今生、长春旧城改造成果、长春园林建设成果、长春多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重大新闻事件,在版面中也都有策划及体现。

(二)紧紧围绕全年各个重要节日、节气,顺应一年四季策划组织版面,如世界读书日、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晚晴版每年都会相应地推出专版文章。到十二生肖哪一个生肖年,也会相应地在发稿时有所体现。其余时候发稿,也一定顺应配合季节而行。

(三)在副刊作品中体现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如实地表现生活,反映生活,这同样也可以看作是新闻性的体现。《长春日报》副刊但是不管哪个版面,发稿都积极温暖,充满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心表现“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时代主题[1]。

二、报纸副刊必须保持地域性

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对于增强区域向心力、核心城市凝聚力等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一方水土养一方副刊。报纸副刊的地域性非常重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创建地域性阅读,是传统报纸迎接新挑战的利器。《长春日报》作为长春市委机关报,是长春地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副刊始终坚持立足于东北地域文化,其策划和编辑理念都充分凝聚了东北文化的鲜明特色,因而常常定位于冰雪文化、满族特色、日伪创伤、闯关东记忆、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等等。

此外,长春还有着汽车工业城、国际电影名城、园林城、冰雪城、最有人情味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头衔,这也是《长春日报》副刊部记者、编辑在工作中始终关注的重点,如文史版仅2018年就刊载过纪念长春解放七十周年系列史话、长白山文化溯源系列、查干湖冬捕的民间文化记忆等,晚晴版反映的都是长春地区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等在市民眼中的印象、心中的记忆。

除了注重本土题材的浓情抒写,围绕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做好采编工作外,在发现、挖掘、保护和培养地方作者方面,《长春日报》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文史版专以长春地区文史专家为约稿对象,晚晴版以长春地区中老年读者为约稿对象,小荷版则旨在培养长春地区小学、中学及大学里的文学小苗和新秀。

当然,强化副刊的地方特色,并不是要关起门办副刊。根据本地读者的需要适当推介外地的情况,进一步开阔读者的眼界,这也是《长春日报》副刊未曾忽视的,如书香版、文苑版就经常推介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作品及文坛动态。总之,报纸副刊要突破自我、强力提升,就不仅要成为地方读者构筑文化认同的桥梁,更要成为外地读者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

三、报纸副刊必须坚持时代性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副刊也是媒體之间抗争的重要阵地和武器。副刊的时代性是由其自身的新闻属性决定的,坚持时代性才能始终吸引读者,为读者提供服务。报纸副刊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外延不断扩大、重视个体意识、服务方式更新。

(一)报纸“副刊”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受报业规律和媒介环境的影响,社会在发展,读者的需求在改变,报纸副刊的外延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深化,受众不断细分,逐渐从纯文学型副刊向综合性、大众化转化,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在不断突破创新。《长春日报》副刊始终顺应时代需求而变,采编人员坚持“三贴近”原则,用当下群众的生动实践和鲜明活泼的语言,用当下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当下群众关心的事。现在《长春日报》副刊每周有固定的5个不同版面,体裁有散文、随笔、诗词、游记等,形式有文字、书画、摄影、剪纸、篆刻等,内容有美文欣赏、新书推介、文史知识、历史典故、民间艺术等,读者方面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兼顾,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兼顾,总之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既能开阔视野,启迪智力,增长知识,又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娱乐性、实用性等等,能给读者以信息服务和精神享受,真正实现党报副刊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

(二)新时代的报纸“副刊”都极其重视个体意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和艺术就由从前的集体话语和为主流政治服务,逐渐转变为个体意识的觉醒。当下副刊集中体现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点,写作已不再是专业作家和职业写手的专利,而日益成为一项全民的、集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文化活动。当下报纸副刊在文学体裁上,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散文随笔占据了主流位置,以“我”现身说事的笔记、故事体裁日益繁盛,而第三人称的纯小说、诗歌边缘化。以《长春日报》副刊“晚晴”版为例,其发表文章多以第一人称回忆、叙事为主,作者多为长春地区的草根百姓、平民阶层和业余作者,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历所思所想所感,真实反映了时代给予个体的烙印。

(三)报纸副刊与读者交流、为读者服务的方式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上个世纪,采编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主要靠邮局信件,无法及时交流,编读往来滞后;读者要看报纸版面,一般需要买报阅读。而电子时代,借助越来越发达的通讯,读者投稿有问题咨询,采编人员对来稿有修改要求,编读往来都可以靠电子邮件,靠QQ微信,靠语音、视频和打电话,十分方便快捷。《长春日报》副刊各版先后都建立了读者QQ群、微信群,老群友每天互相分享交流学习,新群友不断被吸引加入壮大,采编人员可以及时地分享新刊载版面内容的链接到群里,有征稿活动、用稿要求也可以及时在群里通知号召,极大地方便了编辑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通联与约稿,群里每天气氛活跃,生机盎然。

总之,在新的传播形势和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必须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和读者需求,以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地域性和紧贴的时代性,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争取更多的读者,开拓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据百度百科

[2]余小沅.如何发挥副刊的美学功能[J].新闻实践,200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1[M].上海辞书,2000,620(95字).

[4]刘晓宁.副刊新闻化:报业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有益探索[J].新闻世界,2015,11.

[5]滕建锋,胡菲.略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与地方报纸副刊发展——以江苏镇江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副刊时代性版面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
版面撷英
求果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